分享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包浆及灰皮的鉴定_古玉王红旗

 张小半仙 2016-05-02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2011-03-19 15:20阅读:
包浆,以其千百年形成的魅力,正揭示着古玉本身细密、温润的特性,古人将“德”赋予它,已经把玉和君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1、包浆及灰皮的成因:
我认为包浆有两种情况:
一是玉质较好,抛光精细的玉器,如果没有埋在土壤中,坑口环境相对干燥,所以就会形成一种玻璃光感很强的光泽,有的人称为“玻璃包浆”。往往这种玉器沁色、土蚀、灰皮现象相对比较轻微,做工也非常精美。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X

玻璃光(自藏)
另一种就是玉器久埋在土壤中,在风化淋漓和渗透胶结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同玉质内部发生了置换反应,由表及里慢慢形成的富有柔润光泽的有机层。
我们通常指的包浆就是指后一种情况,比如我们盘玩核桃、木珠时间久了,有机物随汗液渗入内部,会形成柔润的光泽,我们也称之为包浆。在出土瓷器中通常会见到表面很柔润的光泽,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首都博物馆玉冠饰
柔润的光泽包浆
关于古玉的灰皮现象,孙野先生在《特殊现象鉴古玉之一“出灰”》一文里,这样描述:古玉在墓葬或地下掩埋时,因土壤胶体吸附代换性钠离子较多,形成各种钠盐,在人体蛋白腐化分解时产生的较高PH值的氨碱溶液侵蚀下,进入古玉内部,形成特殊的内容物。这种内容物在古玉内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充塞在玉晶格之间,影响了光的传播,故古玉在出土时并不光鉴照人,而是土灰暗淡。
这种解释不无道理,是科学的,这就是灰皮形成的一个过程。
2、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
A、包浆要厚重,看起来柔和,润泽。特别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浆要和玉表包浆浑然一体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伪古玉无包浆而言,有的只是趁热打过蜡或是用油浸过,这种情况,用火一烧,闻一下便知。老玉新工则在加工痕迹处无包浆。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
B、把古玉放到温水中浸泡一会取出时,用手指捏住玉器,慢慢松开,会有一种黏附的感觉,这是玉器风化淋漓和渗透胶结过程中,吸收的有机质遇水渗透排出,或是玉表的有机质溶解所致。或是玉表氧化形成的粘膜。伪古玉无此现象。
C、有玻璃包浆的玉器,在盘玩过程中,原来的玻璃光泽会逐渐消失,慢慢的也会变成柔润的光泽。至于何因,笔者认为:盘玩时,玉器要恢复本性,需要进行还原反应,玉器和外援物质置换时,发生化学变化,玻璃光尽失,变得柔光滋润。这个观点还有待于学者更科学有力的证明。伪古玉出现玻璃光,不但刺眼,盘玩时也不会有变化。这是真假玻璃光的最大区别。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战国玉带钩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玻璃光泽
D、带灰皮的玉器,盘玩时,灰皮会慢慢消失,放到水里浸泡或是放置一段时间,灰皮会重新显现,直到盘玩通透。关于这个现象,孙野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古玉在滚水中泡煮时,水分子在高温的作用下,由古玉的毛孔和绺裂处进入古玉内部与古玉中的内容物相结合,还原成钠盐溶液。古玉内钠盐浓度远远高于沸水中钠盐的浓度,基于渗透原理(高浓度溶液必向低浓度溶液渗透)钠盐溶液便从古玉毛孔和绺裂处渗出。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战国虎型玉饰
河南博物馆,类似的灰皮,会在盘玩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E、灰皮的分布一般是成不规则的云状,厚薄不均,过渡自然,变化丰富,无规律可循。假货的灰皮是用酸或碱腐蚀出来的,会呈现一片一片的,边缘明显,无变化。用鼻子闻或是PH值试纸很容易鉴别。厚薄不均,过渡自然,变化丰富,我们理解一下天上的云朵和画家笔下的中国水墨画就很容易理解了。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西周凤鸟纹柄形器佩饰
上海博物馆,运用云朵和水墨画状态体会灰皮的自然性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凤纹佩饰
台北故宫博物馆,灰皮的自然状态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空中的云朵,浓淡深浅,变化多端。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水墨画浓淡的渲染,造成一种虚实、远近的感觉。
F、“有灰就有沁”,这是行里普遍认可的观点。有灰皮的玉器,灰皮下面会伴有各种沁色,而且沁色过度都很自然、变化也很丰富,这是由于灰皮的产生,玉质分子结构松散更为严重,沁色更容易在晶粒空隙之间侵入的原因。把它放到水中观察,灰皮消失,沁色更明显,这是检验带灰皮玉器的真伪的又一方法。假货一般不会两者兼顾。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镂空龙纹玉璧
广东南越王墓出土,灰皮下的沁色现象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凤鸟纹出廓双联璧
湖北荆州馆藏,灰皮下面严重的沁色现象
G、利用双氧水浸泡做的假灰皮,和利用酸碱做的假灰皮一样,用水泡过一次或几次,灰皮便不再呈现。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卧马人物佩饰
台北故宫博物馆,灰皮的自然性及灰皮下面有沁色的现象。
H.注意玉器每一个部位包浆的统一性,比如小孔内、镂空深处、细阴线(比如游丝毛雕)内等打磨不到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古代无论是手工桯钻钻孔还是正反转砣片雕刻阴线,由于工具的局限,每一个旋转周期加工一次,就相当于打磨了一次,所以原始光泽几乎每个部位是一致的,再经入土后,有机质的影响,包浆一定会统一。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作假的灰皮,死板无深浅浓淡的层次变化
综上所述,包浆在古玉的鉴定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但一定要掌握包浆的规律性。灰皮,虽然在收藏的过程中,相对数量较少,但也是出土古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性,再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分析,鉴定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