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首次普查工业文化遗产 寻找逝去的工业文明

 曾之馆 2016-05-02
长沙晚报株洲讯(记者 李春璞)昨日,记者从株洲市文物部门获悉,株洲将首次开展大规模工业文化普查活动,以加强对该市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拥有50多个“全国第一”
  
  株洲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八大工业基地之一,国家许多重要的工业项目安排在此。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等50多个“全国第一”都诞生在株洲,株洲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株洲南方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公司、株洲车辆厂等一大批大型企业,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遗存。如南方公司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仿苏建筑群,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些车间和办公楼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还有一些工业设备、工具,无不体现着中国现当代工业发展的光彩。虽然几十年过去这些建筑、设备已经变得非常陈旧,但人们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工业文明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留下株洲的根和魂
  
  据了解,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以及矿山、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设备,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中华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在国人的概念里,文化遗产一般都是比较古老的文物,实际并不尽然。现当代工业的遗迹,由于没有被广泛重视,正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消失,株洲也是如此。很多株洲大型企业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大批老建筑、老设备被拆除。
  
  今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工业遗产,因为工业遗产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威胁,工厂、农场、铸造厂、矿山、铁路和其他工业遗产作为工业生产的最初形态,其价值长期被忽略。株洲市文物部门开展的首次大规模工业文化普查活动,目的就在于查清楚该市工业文化遗产的规模、数量、分布等,随后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株洲市文物管理处席处长说,株洲以工业立市,保护好工业文化遗产,也就是留下了株洲的根和魂。目前,株洲文物部门已经开始积极着手工业文化遗产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稿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春璞]
[编辑:王新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