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我是刘老头 2016-05-02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43 期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作者 / 梁英华 徐俊清

陕西榆林第一医院

编辑 / 冰无双 ⊙ 校对 / 钱秀华

I导读: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炎性肿块,肩周炎等疾病,是常见而多发的病,看完本篇文章后有没有想要试试的想法呢!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80年起根据民间验方,经过多次筛选拟定了具有消炎作用广,止疼效果好,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的15种中药组成消炎散瘀外用处方,先后经过散剂,酊剂试用,最后确定以外敷水剂推广临床使用,经对428例患者使用观察,总有效率达96.48%,现就有关资料简介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26例中,男263例,女163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4个月,16~35岁者274人,占64.32%,患急性软组织扭挫伤者101例,肩周炎患者21例,疮疡初起者39例,炎性肿块患者33例,湿疹搔痒患者28例。

二、病例选择

以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以高等医学院校《外科学》第三版教材中有关规定为诊断标准。

三、药物组方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

方药组成:大黄、川芎、透骨草、干姜、花椒各10克,当归、芒硝、鱼腥草各15克,麻黄、丁香、乳香、没药、细辛各8克,冰片、樟脑各3克。

制作方法:先将芒硝、樟脑、冰片溶于50毫升70~75%酒精内备用,其余药材除大黄、细辛、麻黄、丁香外按中药汤剂煎煮10~15分钟,用3层纱布滤过,待药液凉后再加入备用酒精,静置12小时后取上清液装入盐水瓶内,呈橙黄色液休,久放少有沉浊。为了便保存可压盖,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可放置备用。

使用方法:按照肿胀疼痛,瘀损伤情等具体情况可用小毛巾或多层敷料蘸药液轻擦伤损部位,然后将敷料或小毛巾覆盖于伤损处,每日3~4次,每次30~40分钟。

四、疗效判断标准


1

软组织扭挫伤与肌肉劳损

治愈:疼痛消失,肿胀消退,皮温、肤色、功能均正常。

好转:疼痛减轻,肿胀明显消退,部分功能恢复。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变。


2炎性肿块

治愈:肿块消失,压无痛感。

好转:肿块消退,压时稍有痛感。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3疮疡初起

治愈:红肿热痛消退。

无效:红肿热痛减轻但有局部化脓发生。

五、疗效分析

全组42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78.40%,好转率为18.08%,无效率为3.52%。总有效率为96.48%。不同疾病有效率各不相同,如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及炎性肿块有效率即高,疮疡初起有效率偏低(见附表)。

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痒疹426例临床分析

六、讨论

该外敷水剂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炎性肿块,肩周炎等疾病均有明显消肿止痛作用。使用中未发现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该水剂具有药源广,造价低,疗效快,治愈高,配制简便,易于推广等特点。【岐黄民间传承(微信号:qhmjcc)编校发表】


微信关注公众号岐黄民间传承(微信号:qhmjcc),了解更多详细。


I来源出处:本文摘自《新疆中医药》1994 年第 1 期 。

I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投稿信箱:445288908@qq.com

(欢迎广大中医朋友们进行原创投稿,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