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什么是工匠精神

 teddypao 2016-05-0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什么是工匠精神

2016/05/02 08:28 光明网
7

在当下的艺术环境下,“工匠精神”的倡议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响,也在于这一精神诉求承受着现实的压抑和冲击。“不在美术馆,就在去美术馆的路上”这句话此前在艺术圈刷屏,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些艺术创作者忙于艺术社交疏于潜心创作的流俗。对照“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追逐功利、无法静心、潜心,就难言创作,更谈不上艺术追求那种物我相融的境界,其作品即便冠以艺术之名,也“难副其实”。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精益求精、认真严谨、专注坚持、专业职业,艺术追求不能舍弃这些要求。

“工匠精神”的树立,还在于对工匠的敬重,对人的尊重。当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艺术创作者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赞赏和敬佩,“艺术工匠”才会人才辈出。

“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需要传统,要有文化习俗,另外还需要机制和政策。在艺术领域,对创作者和作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朝向真才与精品,艺术工作者就会潜心于艺术的精进。

自古而今,中国文化艺术从来不乏“工匠精神”。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中国艺术繁荣之路需要涌现大批踏踏实实的“艺术工匠”。如《庄子》所云“技进乎道”,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精于技、专于道,才会养就一批批真正的艺术家,诞生真正的时代艺术精品。

原标题:艺术创作的工匠之思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