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十则 [古希腊]伊索 罗念生等译 △狮子和狐狸 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而是狮子!” 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 同样,有些人能力小,办不成事,就推托时机未成熟。 △肚胀的狐狸 狐狸正饿,看见树洞里放着牧人的面包和肉,就钻进去,吃掉了;肚子胀大以后,钻不出来,不住地叫苦。别的狐狸从那里经过,听见他呻吟,就过去打听原因;问明情况后,便对他说:“你在洞里呆着吧,等回复到进去时的样子,就容易出来了。” 这故事是说,时间能解决困难的问题。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条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心的人。 △生金蛋的鸡 有人养着一只生金蛋的鸡,他以为鸡肚里有金块,就把它杀了,结果发现这只鸡和别的鸡完全一样。他妄想得到一大笔钱财,却连那小小的收入也失去了。 这故事是说,应当满足于现有的东西,不要贪得无厌。 △北风和太阳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 这故事是说,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农夫临终时,想让他的孩子们懂得怎样种地,就把他们叫到跟前,说道:“孩子们,葡萄园里有个地方埋藏着财宝。” 农夫死后,孩子们用犁头和鹤嘴锄把土地都翻了一遍。他们没有找到财宝,可是葡萄却给他们带来几倍的收成。 这故事是说,勤劳就是人们的财宝。 △农夫的孩子们 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时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都说不通,心想须得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才行,于是叫孩子们拿一捆树枝来。等他们把树枝拿来,农夫先是把整捆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力气,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他们都很容易就把树枝折断了。这时,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争吵不休,就容易被敌人击破。” 这故事是说,团结就是力量,起内讧,就容易被击破。 △开玩笑的牧人 有个牧人赶着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常常开玩笑,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后来,狼真的来吃他的羊了。他放声呼救,村里人都以为他照例又在开玩笑,没有理他。结果,牧人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是说,说假话的人会得到这样的下场:他说真话,也没人相信。 △乌龟和兔子 乌龟和兔子争论谁跑得快。他们约定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就出发了。兔子自恃天生腿快,对比赛毫不在意,竟躺在路边睡觉去了。乌龟知道自己走得慢,一往直前,毫不停歇。这样,乌龟从睡着的兔子身边爬过去,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这故事是说,奋发图强往往胜过恃才自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