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神经解剖学看,由脊髓胸6~12节发出的脊神经根所组成的内脏大、小神经(植物神经)主要支配腹腔脏器胃、肝、胆、脾、胰、小肠、大肠等消化管和消化腺,直接或间接地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等过程进行神经和体液方式的调节。而自胃管下俞以下的背俞穴与内脏大、小神经(交感干)有着十分密切的位置相关性。针刺这些穴位所产生的感应可直达消化管和消化腺,从而发挥相应的调节功能。 医生任媛媛通过对1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取穴:脾俞、胃俞、胃管下俞、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等。结果痊愈24例,显效72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率90%。 ◆ 脾俞、胃俞、胃管下俞、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 ◆ 每4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 低脂、低糖、低盐饮食; 肥胖病是内脏功能失调的外在反映,一脏有病又可波及它脏,故治疗疾病多从脏腑调整入手,因此选择背俞为主穴,着重调理脏腑功能治疗肥胖有重要意义。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第一侧线上,大体依相应脏腑位置高低而上下排列,是调整脏腑功能尤其是治疗五脏病损的重要经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