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君漫谈:你是好心,但先看看是不是好事

 古典书城 2020-12-04


前两天看了条新闻,说是有些爱心人士,从河北的一家养殖场买了几百只狐狸,放生到怀柔的山区。

没过几天,附近村子里的家禽就死伤不少,村民不得报警捕狐。而捕狐过程中呢?最意外的就是,发现了很多狐狸的尸体。死因是缺乏野外生存能力,多是被饿死,稍微野性尚存的还死于自相残杀。

本来好好一场放生,对狐狸、对附近村民,好像也没什么可开心的。

再加上之前看到的,有人到公园里放生眼境蛇,有人在鲤鱼池里放生鳄龟等等等等,不是给他人造成困扰就是造成生物入侵、破坏当地生物链。

只想说声:你是好心,但可不可以先了解下环境。

至于如何施放爱心这种事,孔夫子坡具心得。

春秋时,鲁国有条法律:如果谁将在国外沦落为奴隶的人赎回来,他就可以到鲁国国库进行报销。

以立法的形式告诉所有出门在外鲁国人,“国家不会忘记你”,“国家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也让那些施以援手之人,可以享受到实质的奖励。

因为有法可循,该条文也得到了极大的贯彻和响应。

看过《论语》的都知道,孔子的徒弟中有一个叫子贡的。子贡姓端木名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土豪。

作为一个鲁国人,且深怀社会责任感的人,赎人这种事怎能少得了他呢?

不过毕竟土豪嘛!又岂会再意这点小钱。赎人之后,他也就没去到国库那报销。想想还觉得自己真的挺高尚的,老师知道了想必也很欣慰。

后来,孔子确实知道了,但他并没有欣慰。

子贡也很纳闷:明明我如此好心,老师怎么就认为我办了坏事呢?

孔子见他不明白,也就直说了:“你自费救人,成了众人皆知的楷模,那其他救人的人呢?少不了得让围观群众对比下吧。到国库报销?不好意思开口了不说,这也等于告诉围观群众‘我很穷’,世人皆好面子,能拉下脸的有几人?不报?可又有几个人和你一样土豪,负担得起。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众人皆装作看不到。你再乐善好施,可单凭你,又能救几个人?”

看吧,还是孔老夫子通透,几千年前都看穿了:重要是环境,不是人心。大环境好了,才是真的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