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人在什么时候才是绝对无私的?

 东方竹马 2016-05-03

由于不能占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也不能使自己个体的价值超然于群体之上,所以动物们只能为了种族的明天而活着的,反之如果没有种族的明天,那么个体的今生也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人们经常为最后一个嘟嘟鸟的蛋,被偷猎者踢到了海里感到惋惜,事实上即便它孵化了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等待死亡,尽量的拖延整个物种彻底灭亡的时间以外,它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无论多么低等的动物,都会表现出惊人的“母爱”,或者是为生育付出的巨大代价。比如,成群的角马会为此万里迁徙,大马哈鱼为此奋力洄游等等。可以说动物的今生全部,就是繁殖和准备繁殖,繁殖的数量是衡量其价值的尺度。

早期的人类在这一点上与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更是如此。比如英国的民族学家弗雷泽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个印第安种族中,无一例外的有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事实上,记录大洪水的并不限于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世界各大陆上生活的民族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关于大洪水的发生,不但能在神话传说中找到大量的证据,而且可以在古文字中找到有力的佐证。在甲骨文中,'昔'字写成下面的三条曲线代表水,上面圆圈中间有一点的图形代表太阳。在太阳底下到处都是大洪水,看不见高山,也看不见平地,可见当时的洪水有多大。这个字的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从前曾经有过大洪水泛滥的日子。在这些传说中,人类种族的存在到了危险的边缘——往往是只剩下一对兄妹,为了种族的明天,只有兄妹通婚繁衍后代。事实未必真的如此,只不过兄妹通婚几乎是后来人类最无法容忍和接受的两性关系,古人用这种方式,无非是为了突出当时情况的危机。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通过基因技术证实了这种神话的真实背景——现在的人类是由大约一千个原始人繁衍而来的,即曾经在全球范围内,人类个体的总数只有一千个左右,按照现代的标准绝对是濒危物种。此时人类个体最大的意义就是一个基因的携带者,人类今生的价值当然就是要保证所携带的基因能够延续,使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在明天继续存在,为此不惜兄妹通婚!——很可能当时人类族群成员的数量,仅仅是一个个位数,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各族群之间是基本不交流的,因此“兄妹通婚”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