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对精神卫生影响的观点 文化是指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事物,及其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文化对精神卫生的影响主要有三种观点: 1.共同论认为尽管文化不同,但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质上相同,不同是次要的。人类的精神障碍也基本相同。 2.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进化,人类文化,人类精神活动也在不断进化发展。跨文化精神病学家在农业社会和原始社会见到的病种,只是工业社会相同病种的原始初级的表现形式,没有发现不同的新病种。这表明随着社会进化,人类的各种精神障碍症状变得更丰富和复杂。 3.相对论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观念系统,具有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不认识其文化,就无法理解其精神病理表现。所以不应将西方的精神病学生搬硬套到非西方文化中,教条地应用。 二、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文化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使人有意无意地按文化规范的角色为人处事。文化也影响社会关系准则,中国的孝道是农业社会的典型文化产物。现代社会中,老人瞻养已由家庭转向社会。 三、文化撞击与移民精神卫生问题 文化撞击会对撞击双方的群体与个体产生精神压力。一般而言,当传统文化瓦解,价值观念改变时,有人会发生适应困难,精神障碍患病率升高、家庭、青少年和其他社会精神卫生问题增多。如果该文化具有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良好,则精神卫生问题较少。 移民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取决于1.原有文化背景、人格特点、对移居的态度、对移居地的了解及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等。2.移民时的处境,如移民过程的难度,系被迫还是自愿移民,久迁还是战前暂迁等。3.移居地情况如当地对移民的态度等。 四、文化对精神障碍的影响 研究社会文化影响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精神病学分支称跨文化精神病学。跨文化精神病学研究要注意自观研究和他观研究相结合。自观研究是指必须深入特定文化,体验其生活方式,应用该文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用该文化的观念,语言理解和描述精神病理现象,体会特定文化对病因的解释,熟悉其分类诊断系统,观察其秉承经过和处理方法。他观研究是指通过客观分析比较,通过来回翻译制订客观诊断和调查问卷,设计适合该文化的实验方案,具体深入到该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当前跨文化精神病学除研究精神障碍的表现外,已扩大到疾病模式、病程、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对应激原的反应特点等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