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5月3日消息,今年3月初,邢帅教育发放月度奖金,CDR课程的许超老师带领战队拿到最高奖,人民币57万。 面对一大摞现金,这个当了3年老师的80后笑说:“第一次拿这么多钱,也不敢拍照发朋友圈了,抱着实在手抖。” 月度奖金发放现场 而真的和他聊起57万奖金,许超倒也坦然,“其实老师们都蛮拼,我身边很多同事都是通宵备课,和网红相比,或许我们的高收入理应多些必然性”。 前些天邢帅教育正式宣布获得3亿元B轮融资,内部“细胞分裂式改革”也已悄然运行半年,许超和他的团队,正是邢帅改革下的缩影。 离开陕西老家时,许超还不到20岁,独自飘在深圳,是别人口中的“打工仔”。同很多去珠三角打工的人一样,许超也揣着自己的梦想,只是那时的梦还很简单:不要像父辈一样靠自己的体力卖钱,学门手艺就回老家。 一边打工一边找机会,有好的就跳,是那个浮躁时期的常态。许超偶然听到“互联网”这个词,看着商场前面的电脑巨幅海报,“我琢磨着,这也许是条好出路”。 那时候一台电脑要8000块,他还买不起。 许超转行去了广告店,从打杂做起。常被店主当外地人欺负,也常拿不到钱。零星的工资都拿去买了计算机光盘和辅导书,自学让他走了不少弯路。 “后来在网上找到邢帅教育,其实也忐忑,那时没听过网校,怕是骗子,尤其是因为对网络不了解,我已经在网上被人骗了3000多了,”许超回忆,“当时学费400,我就想着,再赌一把”。 “这次赌对了”。 学业结束后许超去邢帅总部做了全职教师。“我见谁都笑,有问题就到处问,不到一个月,从扫地阿姨到大老板全认识我了,不过这或许也是我适合做老师的原因,我很主动。” 只是没想到,以前在电脑前看老师随便讲讲的1小时,居然是要自己24小时都趴在电脑前才能完成。 “忙得飞”是入职时候的状态,备课、讲课、开会、答疑……除了吃饭睡觉他的时间全给了课程,也会有忘记吃饭睡觉,在电脑前一呆一整天的时候。 许超准备课件 忙碌的同时,学生的问题无法完美解答,课堂效果没有什么起色,自己在沟通、学识上的问题开始凸显,许超犯了难。 教学困境让许超开始反思自己综合知识的匮乏与工作效率的失调。每天3小时的学习时间,是他给自己的硬指标。 他定了个时间表,把每天的生活变紧凑了些:8点开始学习,11点吃饭、处理学员问题,1点团队开会、教研,3点开始集中答疑,6点到12点准备晚上的课程及课后答疑。 如果说以前对教师的定位是蜡烛,现在的许超更像个移动电源,白天给自己充电,晚上再把能量分给学员。 关于每晚的课程,许超很自信。每天他都会回放课程,针对学员关于课件的评论随时下架重录,“这是个笨办法,不过有效果”。 有时他也会给学生备点儿“福利”——做一期学生可以较快学会又偏向于中高端的特训课。 学生的福利却是老师的难题:课程太难学员没兴趣,课程太普遍又没了亮点,尺度稍稍把握不好也许就会丢了个学员。1小时的特训常要他熬上好几个通宵。 “司静”是许超的网名,图为学生在他的课程下互动 许超做过统计,发现学员的年龄层跨度虽然是在10岁到60之间,但绝大多数是大学在读或者刚刚入职的年轻人,针对这类学员,许超意外找到了合适的讲课方式。 “最开始讲课其实都是一本正经的,但有次上课我分享了一个段子,突然整个班都活跃了,那时我才意识到,好玩好笑的课堂氛围是多么重要,活跃的课堂不是只带来了学员那么简单,他还会让学生愿意与我互动,给我反馈,进而帮助我提升我的课程不足。” 那次之后,许超开始了“逗比”的讲课方式,延续至今。 做门好课来留住学员需要耗费不少精力,招生也同样让他操碎了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