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刺|中医基础理论

 369蓝田书院 2016-05-03


还有12天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一鼓作气把任务完成,再坚持一下!



我们说过,要陪你们一起通关!
----- 玉燚莹
                                                                 
1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

我们整理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知识,需要大家掌握好,考试中会反复围绕这些重点知识进行测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2)《难经》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诊断方法,在治疗上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3)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
     4)晋代医家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并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确定了六经辩证论治的纲领,是中医学中阐明辩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证侯分类,发展了病因学说;
     5)《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
   
     
    
中医学发展:
    1)隋代,巣元方编著《诸病源候论》为基础医学重要代表作;
    2)宋代,陈无泽著《三因极--病证方论》,把复杂的病因概况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3)金元时期,代表人物有刘宪素,他提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的“寒凉派”,张从正的“攻下派”,李杲的“补土派”,朱震亨的“养阴派”;



◎ 临床医学:
    1)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专著;
    2)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



◎ 中药学:
    1)南北朝,雷敩《炮炙论》;
    2)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陈藏器《本草拾遗》;
    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历时27年,新增药物374种;
    4)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 阴阳学说:
     1)阴阳对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阴阳依存:“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互根,相抱不脱”;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虚热和虚寒的区分:
    1)虚寒证:
    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盛而出现寒象,称为虚寒证;
    2) 虚热证:
    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盛而出现热象,称为虚热证;
概况为: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法。

◎ 五行学说: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行表非常重要,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动手画一下,并且把代表五行属性的事物归到一类中,如肝属木,则肝在体为筋,肝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化五志为怒,化五液为泪,五华为爪,主弦脉,五味主酸,五色主青。
      画一遍五行表,同时画出来的是五行相生相克表,画得熟练了,那么考到五行相生相克这个知道点就很容易做题了。
      

相生相克的关系:
     1)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问法,一定要看清楚题目);
     2)相乘相侮: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发生太过或不及,引起异常的相克反应(在复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实在不好理解,可以举例子来理解,如土乘木,因为和相克次序一致,木影响到金,与相克次序相反,称为土侮金)
     3)在治疗时,如果出现肝病,则容易传脾,为木乘土,应当先补脾,防止其传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本章为重点章节,在复习全过程中,不断翻看课本,是最佳的复习办法,基本上本章中每一句话都是重点,例如: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精、气、血、津液;
     2)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主藏于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
     3)精的功能:生殖作用,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滋养作用。
后面的气、血、津液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均是重点,需要将每条知识点逐一过一遍。


◎ 脏腑:
    分为五脏、六腑,本章是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学科的重点章节中的重点,特别是对五脏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考试题会这样问,如:
    1)“奇恒之腑,除了下列哪一项,其余都不是”。这就需要大家掌握奇恒之腑包括哪些了(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肝主疏泄,其中包括”(五脏中任何一个脏腑均会被考到);
    3)被称为“中精之府”的是;
    4)被称为“受盛之官”的是;
    5)被称为”传道之官“的是;
    6)被称为“州都之官”的是;


◎经络:
       十二经络流注走向是考试中重要考点,因考试等级不同,难度不同,一般考题问法会是:
     1)手太阳小肠经流向于(回答:足太阳膀胱经);
     2)手厥阴心包经流向于(回答:手少阳三焦经);
     3)足阳明胃经由哪个经络流注(回答其上一个经络,即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络的考点还有其他新颖的考法,我们举的传统常考的考法,这几个经络是常考点,当然其他经络也会被考到,大家在复习中要足够重视。


◎形体官窍:
     1)五脏外华: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


◎ 病因:
     1)“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外感病因:六淫、邪气,这一小节为病因章节中的重点;
   

◎ 辩证:
   八纲辨证:各证侯的具体辩证方法,需要大家了解;
    

我们将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学科的重点和常考点向大家梳理了一遍,其中重点部分是需要大家在冲刺阶段继续深入复习,并通过做习题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水平。再多的知识点,沉下心头脑清晰的梳理一遍,也能将内容众多的知识分别归类。复习中,大家遇到任何问题,赶紧给我们留言吧。
  
   

2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自我检测


1. 瘀血形成的因素通常不包括:
  A 气脱
  B 气滞
  C 血寒
  D 血热
  E 气虚
  

答案:A
     

下列哪项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
  A 症状
  B 体征
  C 证候
  D 疾病
  E 证型


答案:C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体现的治法是:
  A 阴中求阳
  B 阳中求阴
  C 寒者热之
  D 热者寒之
  E 阴病治阳


答案:E


4 五行中具有“稼穑”属性的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答案:C


5 按五行规律,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 肾、心
  B 脾、肺
  C 肺、肝
  D 肝、脾
  E 肺、心


答案:B


6 五行相克次序错误的是:
  A 木克土
  B 水克火
  C 金克木
  D 木克水
  E 火克金


答案:D


7 五脏中“主统血”的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答案:C


8 心在志是:
  A 喜
  B 悲
  C 怒
  D 惊
  E 恐


答案:A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主津
  B 肝在液为汗
  C 心主志为喜
  D 肾其华在发
  E 血之余为发


答案:E


10 手三阴经起于:
  A 胸
  B 手
  C 头
  D 足
  E 腹


答案:A


11 火热之邪致病,可出现高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表现,其原因是:
  A 阳邪上炎
  B 热极生风
  C 阳邪扰心神
  D 热邪耗气
  E 火热易致疮疡


答案:B


12 手阳明大肠经上接是:
  A 足太阴脾经
  B 手少阳三焦
  C 手太阴肺经
  D 足少阴肾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C


13 真寒假热证属于:
  A 阳损及阴
  B 阴损及阳
  C 阴盛格阳
  D 阳盛格阴
  E 阴阳亡失


答案:C


14 “热因热用”适用是:
  A 热证
  B 寒证
  C 真热假寒证
  D 真寒假热证
  E 寒热错杂证


答案:D


15 大出血者,治宜:
  A 扶正兼祛邪
  B 缓则治其本
  C 标本同治
  D 急则治其标
  E 阴阳并补


答案:D


16 阴虚咳嗽者,治宜:
  A 扶正兼祛邪
  B 标本同治
  C 缓则治其本
  D 急则治其标
  E 阴阳并补


答案:C


17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是指:
  A 声重
  B 谵语
  C 郑声
  D 错语
  E 狂言


答案:B


18 被称为“血海”的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维脉
  E 带脉


答案:A


19 肺主行水的生理基础是:
  A 主气司呼吸
  B 为水之上源
  C 主宣发肃降
  D 朝百脉
  E 主治节


答案:C


20 发病的基本原理是:
  A 感受邪气
  B 邪正相博
  C 正气不足
  D 情志因素
  E 体质因素


答案:C


21 阴盛格阳可形成:
  A 虚热证
  B 虚寒证
  C 实热证
  D 虚实夹杂证
  E 真寒假热证


答案:E


22 不属于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A 阻滞气血运行
  B 影响水液代谢
  C 易于蒙蔽心神
  D 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E 致病广泛,变换多端


答案:D


23 五行关系中,木气有余可导致:
  A 生火
  B 乘水
  C 克水
  D 乘土
  E 侮土


答案:D


24 食物、痰唌从胃中上涌,由口中吐出,称之为:
  A 呃逆
  B 嗳气
  C 呕吐
  D 太息
  E 咳嗽


答案:C






继续坚持复习,注意休息。将我们提供的复习方法作参考,形成自己的复习模式,并不断练习,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以总结错题--回归课本--固定时间训练套题,来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任务。以一个反复强化记忆知识点的过程,来提升做题的熟练度,获得完全迎战状态,达到复习的最终目的,这才是复习的最佳效果。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