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流 ▏中国漆艺术

 RK588 2016-05-03
2015-08-17 印象IC
漆彩中国梦,感恩守艺之心

· 中国漆艺术


波折的中国漆艺术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它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人 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涂料为天然漆。



传统漆艺在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当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断层,这种断层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巨变让原本沉浸于自我大中华认知体系下的中国遭遇了前 所未有的文化危机以及政局动荡。再后来,其“王牌部队”——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和第二脱胎漆器厂相继倒闭,厂里的存货以一二折抛售,贱如柴薪,令老职工们 潸然泪下。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还是很风光的,在每年两次广交会上还是国家创汇的主打品种。日本人也经常到福州来学习观摩,福州几大漆器 厂在关键技术上是保密的。但是后来外贸放开了,垄断局面被打破,大家看到漆器有利可图,一哄而上,大小工厂开了许多,资源、技工出现了紧张,材料也争着 要。当时,日本和台湾的收藏家纷纷到大陆低价收购福州漆器,连机场免税店里的商品也被买空。为此,此间媒体发出声声哀鸣:“中国漆器彻底完了,今后要看中 国漆器,只能去日本了。”由此,中国漆艺术流入日本。



从中国“偷师”的日本漆艺术


今天日本漆器的不少工艺是从福州漆器厂里偷偷学到手的,但还有好几种秘技他们始终不会,比如薄料、弹染工艺,一定要以少女手掌最细嫩的部位来做,才能将掺有 金银箔粉的彩漆均匀地抹在漆器表面,使其过渡自然。再比如勾画金线,那支特殊的笔是用入冬后从老鼠背上采集的毛做的,十几根做一支,甚至三五根做一支,纤 细而有弹性,如此才能画出神采来。



作为二传手的日本被西方国家称为“漆国”,这种“误会”至少向我们昭示出两个问题:一是日本人实行“拿来主义”,从中国学习漆艺,当时的日本和我国交往极为 密切,派有大量僧人及留学生来唐学习文化艺术。日本把从中国学来的东西消化吸收,深化为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艺术,并不断拓展其领域,探求其精义,将漆艺推 向前进,最终得到世人的公认。二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漆艺的高峰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出现。当时日本人对漆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仅可用漆直接简 单涂抹一些木器。



日本人认为:世界现存最早的用金属粉绘纹磨显的作品,是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末金镂唐大刀”。然而在扬州出土的西汉晚期漆器重,最令人惊叹的是一只漆器 上的“银粉绘”,兽型及云纹的银粉,虽色泽已经被氧化发黑,当粉状颗粒仍历历在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中国漆工艺中的“银粉绘”技术的 延传,导致了日本“莳绘”艺术的产生。



近代日本漆艺除了保持自身的风格,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传统来看,日本工艺吸取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工艺文化,因为他们认为“支撑着漆艺存在的,是传统的力量”。同时,日本又追随欧美设计潮流。所以,日本工艺在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日本风格”。


中国漆艺术的古艺复兴



虽然我国的漆艺在历史发展脉络上存在无可争议的断层,但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漆艺艺术也正在朝着由“他治”回归至“自治”的路上迈进。



在国内漆艺界,有一个“30后现象”,在这个创作群体当中包括有乔十光、蔡克振、冯建勤等一批从事漆艺艺术研究和创作的艺术家,而后这批人又培养了众多50 后、60后、70后这波在当前漆艺界的主要创作群体,也就是在今年第二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当中一些艺术家。作为两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策展人,陈勤群 认为,中国当代漆艺的发展历史,在近现代领域还是有着较为清晰的创作脉络的。



如果说漆艺在全国美展上独立画种身份的确立为漆语言观念的现代性提供了可能,那么,让漆艺从民间转移至高校成为一门学科,则是为漆艺在文化资源领域建构成一种语言和价值体系,成为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的一种形式语言,使得漆语言形式的现代性成为可能。



在如此双重作用力的推动下,漆艺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由“技”到“艺”的身份转变,也推开了漆艺介入当代视觉艺术创作领域的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