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谈教学】任翔:语文教改,始于阅读

 我也不知道n 2016-05-03
   任翔   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国培计划”语文学科培训专家。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今天,对于以知识为基础来建构经济体系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有多少公民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语文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课程,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阅读开始。

 

一、阅读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

 

谈阅读教学,首先要明确“阅读”的含义。“阅”字本义有两个:一是看,一是经历。“阅”“读”二字合在一起,便具有了丰富的内涵,阐明了读书 和经验的联系。“阅”也是一个人亲历的过程,读书犹如人生的一段经历,一种体验。

 

叶圣陶曾说:“‘阅读’二字,‘阅’是目治,心治:‘读’是口治,耳治;眼看和口诵,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眼看,重在思考和理解;口诵,重在感受和体味;二者互有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阅’与 ‘读’兼顾,心、眼、口、耳并用,这 是语文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这说明阅读需要心灵世界的参与,需要个体的主动进入。古人阅 读就秉持“以意逆志”和“诗无达沽” 的理念,在不背离作者之“志”和文本之“志”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

 

现代心理学进入阅读领域后,阅读活动的内部特征得以进 一步揭示。阅读不只是对语言符号进行 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个体的感知、体验、领悟、理解、想象和创新等环节对语言文字进行加工编码,从而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记住内容、回答问题,更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

 

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对师生双方都是建构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迪他们理解文本、感悟生活。 而当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多为单声独白,在讲台上兴致盎然地讲解,学生却不知 所云。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理解阅读教学的深层含义,明确阅读既是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也是师生精神共同生成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 能力和评价能力,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二、让孩子在自由阅读中获得快乐

 

阅读,关系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发展。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度,给人力量,使人进步;阅读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与厚 度;还可以拓展生命的长度与宽度。青少年是阅读的主体,阅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阅读必须从儿童开始,从语文教育入手。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听 说读写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阅读是实现上述目标之关键。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启蒙期,也是阅 读的黄金期。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快乐地阅读,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读得越多越好。读多了便会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同时也培养起他们的阅 读能力。因此,开始阅读时,不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和要求为学生选择读物,或要求学生做各种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要让学生自由、轻松地阅读,天马行空地想象。优秀的童话、科幻故事、民间 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冒险故事、侦探故事等都是启蒙期的好读物。

 

童话、故事建构的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广阔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多姿的舞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不仅生活在 现实世界里,同时也生活在想象世界里,他们喜欢做五彩缤纷的梦,在做梦的年龄,要为他们提供做梦的场景,引导他们轻松地进入阅读的世界,为他们的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感受阅读的 乐趣,为一生的阅读奠定基础。

 

三、科学有序地推进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阅读量的基本要求。阅读能力的 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实验。 在阅读内容广度上,要考虑传统文 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使阅读内容 既蕴含厚重的古典精神又兼具灵动的现......

 

(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55期)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gjszz.cn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