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

 若愚老人 2016-05-03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我见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翟晓周   

缘于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及教育部张同发言,任务驱动型作文快速成为高中作文的最热点。不少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研究文章渐次呈现。笔者对此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形成文字,与方家商榷。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的文章中提出的——“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作文题中有明确的写作任务——内容、体裁等方面,学生在写作中必须完成规定的任务,并通过任务来驱动学生写作的作文。就笔者的理解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两个层面:1、规定动作——指令性的任务,2、自选动作——任务驱动而来的“我”的思想见识的表达。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在高考中的起点

很多人把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题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起点,其实,这并不准确。参照目前各方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研究结果和认知来看,真正的起点应该追溯到20年前——199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下题。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wbr>——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我见

1.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具体要求略)

2.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⑴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的空白处。 ⑵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 ⑶不少于600字。

1996年的高考作文是漫画材料的作文。大作文是考对事物的自我认识的文学评论。题目有明显、明确而具体的写作任务:(1)对象——两幅漫画,(2)体裁——议论文(文艺评论)(3)写法——比较评价,半命题的标题直接体现,后面的要求中直接明示比较。(4)内容——更喜欢的这幅漫画的特点,相比较之下更突出的优点(可分为艺术表现上和思想内容两方面)。

大作文题完全具有任务驱动的特点,和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尤其是2卷的作文题相比,除了材料的形式为漫画外,几乎是一致的,只是根据题目分析出来的作文任务看,难度要比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大一些——文艺评论较之于(新闻)时评难度大一些,漫画类的材料较之于文字的材料难度大一些。

因此,1996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应该是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起点。只是那时候没有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和发掘。试想,如果1996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材料换成文字表述的叙述类的,之后最这样的作文命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会有多大。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意义

比较近10年来的传统材料作文(含“材料+话题”型)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我们不难发现,任务驱动型作文在人才选拔、育人功能、引导作文教学等各方面都有其他形式作文无可比拟的优势。

1、由伪写作到真写作

传统材料作文尽管文体体不限,但大多数考场作文为议论文,这种议论文,是观点先行的证明文,考生只需从材料中提取出一个观点,然后围绕观点找足够的事理论据予以证明即可,即便是写成其他文体的文章,也必须表现从材料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从材料中来的,与考生的认知关联度不大,因此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伪写作”。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都写成议论文,文章是表达考生对材料中的对象的思考、看法甚至选择,必然体现考生真正的思考,文章必然表达“我”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是“为表达‘我’而写作”的“真写作”。

“为表达‘我’而写作”的“真写作”,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才符合写作的规律。也有利于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由空中楼阁到脚踏实地

传统材料作文,材料种类繁多,寓言故事、名人名言、甚至诗歌,审题难度大,为阐释他人言而写作,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或者哲理的写作,更多学生是被动写作,为应付考试的写作。更因为过于的自由,容易出现宿构、追求形式、追求语言的问题,是悬在空中的楼阁,无基础,缺实用价值和针对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叙述类的,并且设置了真是的情景,与学生实际较恰切,容易理解,便于思考,写作指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思考,就事论事,脚踏实地,有很强的对象感和针对性,是表达自己的写作。

这样的考试作文,有益于中学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因为学生在写作中参与到了对社会、生活和自身成长的感悟、思考,学生愿意写,有效降低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感。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作文,体验题目所设置的情境中的生活,以生活的主人角色来关照生活,参与生活,思考生活,干预生活,从而获得成长。这样的作文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写作,是更加指向作文思想内容的写作。

3、由泛泛而谈到深入思考

传统的材料作文,立意角度多,有最佳立意,文体自由。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存在立意角度文体,只有写作的角度不同——写作者选择的思考评析对象,根据评价的“尺子”——评价的标准如“创新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等来对对象进行评价,挖掘成功(正确)、失败(错误)的原因,讲影响析危害,谈措施,以写作的任务来驱动学生作文,驱动学生思维不断深入里层。

传统材料作文,写作的时候大多是自选动作,自由度高。观点课从多角度由材料得来,证明观点的方式自由灵活。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时候是“规定动作+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即题目要求的写作任务,如内容上对对象的评价、选择及其过程——就事论理,体裁上的评论体等等,“自选动作”即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由任务驱动自然形成的写作者提升的认知的表达,如评价标准的正确、科学和公正,评价的公正,交流的文明、包容,选择的原则、理性,由个案评价到类案思考等等。因此,这样的作文是更加重视思维训练的写作,真正能够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写作,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的写作。

4、由证明文到评论文

传统材料作文,大多也写成议论文,这种议论文是证明文,材料是作文观点的来源,从材料中获得观点之后,材料就被放置一边,然后找事理论据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看似自由,实则死板——为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

任务驱动性作文,一般宜写作议论文,这种议论文是评论文。材料提供的内容往往有争议,命题者不持立场,不需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而是需要写作者对材料中的对象或者某一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做评价判断,在评价中要阐明评价的理由。看似封闭,实则灵活,写作者是有真实的深入思考和判断的作文。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本质及其应对策略

1、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本质

任务驱动型作文,究其本质而言,是评论,而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的作文,则是评论中的时评(或者新闻评论)。

评论文,就是写作者秉持某种评价标准针对某个被评论的对象作评论,最终得出某个评价的文章。评论表达的是写作者评论活动的结果和过程。评论文,其内容都具备三大要素:一、评价,二、被评论的对象,三、评价的标准。四、该评价生发引申的观点。一般言先简意赅地给出评价,然后按逻辑关系陈述该评价的理由,甚至再生发对评价标准的倡扬。要求评论的标准要正确客观,秉持的立场要公正不倚,评论的态度要冷静理性。

2、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

1)教与学策略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成长,做有心人,及时积累这些素材,并对这些素材做理性思考。

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论证和逻辑的方法,如按照一定标准评价、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由果溯因的深层思考、文明交流包容异见等等。

引导学生多阅读评论文章尤其是新闻时评。熟悉评论文的一般写法。

组织安排一些讨论、辩论等活动,安排学生经常写时评短文或者片段文字。

2)应考策略

认真审读材料,全面深刻理解材料内容与含义。

认真审读题目要求,明确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做好就事论事的准备,弄清楚“规定动作”。

选好角度,入境思考,找准评论标准,做好评论和做好就事论理的准备,选定“自选动作”。

构建评论的基本结构。

就目前呈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来看主要有综合评论(如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卷)和比较评价(如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结构,在此仅以这两类尝试其基本结构。

A综合评论

首先设置情境,引述材料相关部分(评价对象)

其次,评析对象,呈现评价标准,并依据标准评价,得出评价结论。

再次,挖掘原因,深挖宽拓。肯定则追溯成功原因、积极影响;否定则探究错误所在,挖掘危害。并联系相关材料作评论,由个案到类案的深入评析。

最后,回应评价结论,联系现实生活,倡扬评价标准。

B比较评价

首先设置“比较”的情境,引述材料(各比较评价对象)。

其次,逐一评析对象,呈现评价标准,并依据标准评价,分别得出评价结论,并做出比较结论。

再次,呈现比较(选择)的标准,展示在比较中依据标准做选择的过程。

然后,针对最选择结果,挖掘原因,深挖宽拓,阐明积极影响或者意义所在;并联系相关材料作评论,由个案到类案的深入评析。

最后,回应比较评价结论,联系现实生活,倡扬比较评价的标准。

作文有法而无定法。在掌握这类作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写法即入格之后,学生可以不断创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写法和格式即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