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史上规模最大的“淫乱趴”,有人说她很伟大

 汉青的马甲 2016-05-04

196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英国废除了死刑,尼克松就职美国总统,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登月,而且那年出生的人属鸡。美国有四个小年轻在纽约策划了一场后来被制成了表的音乐节,参加人数比现在冰岛的人口还多,蝉主这种社交恐惧癌晚期患者看一眼现场图就已经想自杀:


冰岛人口33w,这密密麻麻的至少就有40w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还是史上规模最大的淫乱趴反主流文化盛会


当约翰·罗伯茨、乔尔·罗丝曼、阿蒂·科恩费尔德和迈克尔·朗计划在纽约州赫德逊河旁的伍德斯托克镇搞个音乐节时,还没开始玩就被有关部门拒绝了,丧逼四人组只能转移去了旁边的雅思孤儿(Max Yasgur)农场。



不过比起“你不让我嗨我换个地方继续嗨”更叛逆的是,1969年的美国正在积极鼓动男子汉们参加越战,他们却偏以“三天的和平与音乐”为口号,用一个落在吉他上的鸽子作为标志图案,试图激起人们心中的反战情绪。



这么有态度有气质的音乐节自然能吸引那些找不到工作闲得没事干的嬉皮士,于是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伍德斯托克——并没有人关心能不能买到门票,只是因为对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需要寻求某种答案。


几十万人涌向这个小镇的后果就是交通严重瘫痪。但谁也无法阻挡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几十万人把车堵在路上,有的就直接下车开始走。场面虽然壮观但丧逼四人组亏大了,还得派直升飞机去接送明星。


要不是每天的交通烦扰着我所有的梦



自己选择的音乐节牵着狗也要去听


自己选择的音乐节脱光了也要去听



更糟糕的是丧逼四人组预计最多5万人来参加,准备的场地、食物和帐篷什么的根本不够用,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买不到票就翻栅栏进去看书这个逼装得蝉主给满分


看不到就爬到灯架和车顶上去


排在后面的就打不上饭


没有分到帐篷的就睡在车里



睡在垃圾里


或许应该睡在车底



8月15日傍晚,这个神一般的音乐节终于开幕了。虽然突来的大雨接连下了两天,让这个惨兮兮的音乐节更加惨兮兮,但没有人抱怨饥饿、简陋或泥泞,原计划17号结束的音乐节甚至加场到了18号早晨。就像一个去过现场的人说,


“这些状况并没有影响我和我的朋友们。我们尽情地享受着音乐,始终保持着亢奋状态,结交着新朋友。”


这种几乎囊括所有大牌的音乐节门票买不了上当


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能被载入史册,并不只是因为主办人或台上的明星,没有哪个人能够独自创造它,是整整一代人创造了它。在嬉皮士文化弥漫还没有警察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中,居然整整3天没有发生任何的暴力事件。


人们纵情于音乐,同时也像音乐节的标语一样,纵情于爱与和平。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接受、包容各种不同,这种气氛让在场的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此时此刻的幸福。而参加那次音乐节的人都记住了这样一句话:


“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




有些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嬉皮士爸妈还带上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在音乐和大麻的熏陶中见证历史:



60年代末的主题就是“性爱、毒品和摇滚”,在音乐节的间隙,暂时失去摇滚的人们就开始索求性爱和毒品。


有的玩毒


有的玩裸体趴



有的两种都玩


天呢这返璞归真得什么都能玩简直是天堂


条件简陋只能在湖里洗澡



蝉主不是叫你们去玩毒啊!这其实是一种精神,心虚。


“这就是伍德斯托克给我们带来的第二个启示 ——在这一群处于幻觉之中的年轻人中,素不相识的人也很快就能成为朋友,大家都能象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在一起。你能感觉到那种亲密的友谊和集体的感召力。这种博爱精神也许是我对60年代末最怀念的事情。”




音乐节的最后一天,阳光再现。组织这场音乐节的四人组在台上激动地说:


“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这里没有警察,没有状况,只有爱与和平。这一代与这样的文化,是远远不同于那老一代和他们的文化的。没有警官,没有枪支,没有社团,没有激战。每一个人相互携手,相互帮助。在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就奏效了,而它们还将继续下去,无论发生什么。当人们回到他们的城市,这样的事情会一直发生着。”




艺术装饰空间,音乐装饰时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那四天就像瞠目结舌的一场梦,被那个时代的音乐和艺术悉数填满,却又匆匆散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还好在这个消失得太快的伊甸园里,有人采集了大量影像和图片,一年后整理出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 Woodstock)》


它不仅获得了第4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还在嬉皮士文化土崩瓦解之后,给人们留下最后一点证据:伍德斯托克不只是一场梦,是那一代人真实存在过的,对自由、和平、纯粹的性与爱的追求。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纪录片片段



(后台回复数字:1969  观看完整版)


虽然人潮太多太凶猛让四个年轻人赔了近200万美元,但在1994年,美国人为了纪念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音乐节25周年,还是顶着赔钱的风险再一次举行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依旧打着“和平、音乐”的口号,却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商业的操作下,历史可以重现,暴雨可以重现,主办方的赔钱也可以重现,但一代人追寻自由与爱的内心和精神,永远没办法重现。如果不是我们太平庸,那就是现在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失业的人,不再需要疯狂的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