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朱泥,为什么别人家的壶泡茶那么好喝?

 逝去的青春记忆 2016-05-04

很多朋友在问我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问题关联到窑烧的温度,泥料的透气性,紫砂壶入窑二次烧等。今天借助这个帖子,我认真的写一篇文,希望能对诸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我们先从紫砂历史的本质上来看,“紫砂器一次烧低温后出窑,整口后入窑二次烧,以达到口盖紧密的实用效果”的做法。紫砂业内也有人指出二次、三次烧成的紫砂器,会呈现玻化状态,透气性降低,影响品茶口感。紫砂壶没有烧够窑温的话,确实会不好喝。  


紫砂壶如果烧结温度不足,那烧成品的结晶度也就不足。紫砂又是透气性的,泡茶的时候会容易漏香,或汤感不够厚实,会觉得水薄或汤散。

很多人都明白一些道理:朱泥并不属于紫砂范畴,气孔是密闭式的,含铁量又高,冲泡手法不当很容易闷死茶叶………..这些观点,我个人表示非常的赞同。但大家又对朱泥壶了解多少呢?为什么至今这么多人喜欢朱泥壶?答案是很明确的:

1.朱泥壶因为含铁量高,所以在冲泡的时候,开水让壶体比紫砂壶更快的体温。

2.因为朱泥是密闭的气孔,在冲泡的时候更不容易漏香,反之是把香逼入水中,达到口感更充实的效果 


3.不喜欢用朱泥壶泡茶,并不是朱泥壶不好,而是茶太差了。很简单的道理,朱泥壶能把茶质发挥的更淋漓尽致,如果茶的品质太差,则朱泥壶会把这些不好的全部都逼入茶汤,你喝到的就是那个百分之百的茶的本质,要知道紫砂壶是发挥不到百分之百的茶性,瓷器盖碗就更不行了。

4.边境高海拔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水都烧不到100度,那里的普洱茶都是要煮了才能喝的。你在家里用朱泥壶冲泡,开水倒进壶里,已经不可能是一百度了,可能连边境煮茶的温度都达不到。既然这样,埋怨朱泥壶泡茶苦涩,还不如认真研究一下喝的类型了。

当然,朱泥壶冲泡乌龙茶系,是要非常小心认真的,壶宜小不宜大,容量在130CC以内最适合。水大开,用所谓的冲茶式快进快出,切记,不是泡茶哦。观音茶一旦闷泡,多数色转枯黄,茶碱融入汤中,苦涩矣……. 


如何辨别紫砂器是否窑烧到位是一个很难回复的详细的问题。我只能在这里说个大概:

1.壶外壁色暗哑,明显感觉水色不够

2.冲泡茶汤不聚香

3.用盖子轻轻摩擦壶把和壶口,感觉声音很暗,像是摩擦纸皮一样,没有烧结

4.手感干涩,容易存污


很多新紫砂器的泥料,为了降低窑烧温度,减少变形率,都要加入一些石黄作为添加剂,添加过石黄的泥料,摩擦声音铿锵,水色和手感都好,但外观质感会感觉玻化。这种成品的窑烧温度并不高,而且很难很难辨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