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一位来自福建省的谢姓华侨,在马来西亚槟城迎来了他第一个儿子的诞生。由于家境贫困,小男孩9岁便开始跟着叔叔到批发市场卖凤梨,每天住在街上,只有生病才会回家。当时的他甚至以为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贫穷,不晓得世界上还有许多富有的人。 小男孩怎么也没想到,62年后,自己会成为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创立的公司惠理集团旗下管理资产规模近千亿人民币。他就是惠理集团主席兼联系首席投资总监谢清海,人称“东方巴菲特”,他的传奇人生还要从17岁那年开始讲起… 从记者到顶尖基金经理 17岁的谢清海拿到了一所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为了补贴家用,只能选择在外打工。原本只是在报社做些叠报纸的简单工作,后来被老板发现潜能,将其提拔为记者。谢清海干了三年,决定到外面闯一闯,于是卖掉了唯一的资产---摩托车,只身前往香港。由于买不起客船船票,于是只能乘坐货船,跟着满载的货物一同被“运送”到港。 来到香港后,谢清海先是做起了财经记者,一做便是15年,在1989年从亚洲《华尔街日报》进入香港摩根建富集团协助创立研究部,专攻未被市场发现的中小型股份。一直推崇“价值投资”的谢清海,在正式踏进金融圈之后,用自己独有的投资理念,进行逆向投资,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东方巴菲特” 1993年,谢清海自立门户,与友人叶维义先生共同创办总资本500万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惠理基金,价值投资的理念更是融入在公司英文名Value Partners里面。2007年,惠理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价值投资先驱。 比巴菲特更早投资比亚迪 东方巴菲特有时会有比西方巴菲特略胜一筹。2008年,股神巴菲特买入比亚迪股票,而谢清海早在两年前就已投资,那时比亚迪营收下跌近五成,但亲自拜访后,看好公司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便决定趁低买入,并在2009年股价持续攀升至高点时,获利了结。 时至今日,惠理的投资团队依旧保持着频繁实地考察的传统,公司投资团队每年对公司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高达2500次,即使一年365天不休息,每天也要将近7次。凭借这样的投资韧性,才练就了一手“发觉被低估股票”的高超能力。 相信时势造人 谢清海不会将自己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自己的能力,他相信时势造人,“毕业的时候亚洲经济开始腾飞,这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因为在合适的时间来到合适的地方。” 谦虚,感恩,眼光独到,饮水思源,喜爱阅读,谢清海就是这样一个人。 谢清海语录 我们不是买股票,我们是在买生意。 如果你做的足够好,钱不是问题,钱会找到你,而不是你去找钱。 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品牌。 只有调研、调研、再调研,才能成为“优势投资者”。 市场表现与当地政治、人民情绪息息相关,股价的起伏明确指出人们的希望或绝望。 我宁愿把我的时间用来读书,至少80%的时间。 当时我的人生什么也没有,唯一能做的只有阅读、阅读、阅读。 价值投资3R理论:适当的管理人员(right people),管理合适的业务(right business),并于合理的价格买卖(right price)。 投资涉及风险,往绩不代表将来表现。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个别股份表现并不代表将来表现。本文件并不构成招股说明书、要约销售、邀请购买任何证券或推荐任何有关证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