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北京时间4日讯 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发出警告说,全球经济或许会陷入长期表现乏力的泥潭。 他在报业辛迪加的博客写道:“我们很可能继续保持国际货币基金所谓的‘新平庸’,也即萨默斯所谓的‘长期停滞’和中国人所谓的‘新常态’。不过,千万别弄错了:这种经济状况其实既不正常也不健康,在许多国家,不平衡和不平等都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了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民粹势力抬头,他们反对贸易,反对全球化,反对移民、反对技术创新,反对所有市场导向的政策。” “想要推动潜在的增长,结构性的,市场导向的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考虑到成本和收益,乃至时机,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困境,有些政策选项会是非常不受欢迎的。” 尽管美国复苏看似已经积累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而且包括墨西哥在内,一部分新兴市场也表现不错,但是国际货币基金强调,欧洲和日本是主要的失望之地,而中国增速的减缓也拖累了原油和商品出口国的表现,包括巴西和俄罗斯。 鲁比尼感叹,人们总是宁可犯新错误也不愿意改掉不好的旧习惯,而这就使得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 “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想退出其实一样不容易,联储最近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货币正常化的速度要大大慢于预期。”鲁比尼指出,“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尤其是同时推动供求两侧的生产性公共投资——依然是高债务和错误的紧缩政策的人质,哪怕在那些其实有财政能力的国家也不能帮上忙。” 国际货币基金最近就政治孤立主义(比如英国可能脱离欧盟)、经济不均衡等风险发出了警告,并一年内第四次调降了全球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说,全球经济目前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货币急剧贬值和地缘政治局面恶化等的打击。 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他们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增长3.2%,而非1月间预测的3.4%,去年的7月和10月,他们已经调降过两次预期。 “简而言之,增长速度更慢就意味着容错空间更小。”国际货币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奥伯斯法尔德(Maurice Obstfeld)指出,多年的不温不火的增长可能造成“疤痕效应”,使得需求疲软,劳动力不足,进一步削弱未来的增长潜力,于是便形成了“长期停滞”。(子衿) 责任编辑:冯德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