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 | 怎么让语文课更好玩?这个老师有办法~

 Purefact 2016-05-04


林泉玉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实验小学教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获全国梦想课程大赛特等奖、龙岩市语文课堂教学评优二等奖等荣誉。



在一些教师眼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约束力差,还爱说爱动,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总之,想起来就会让他们感到头疼。

“语文课,就得好玩一点。”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教师林泉玉如是说。

这个学生心目中的大姐姐、家长心目中很牛的教师,一改往日温婉的形象,非常自信地对记者说:“我的课上很少出现死气沉沉的状况,也很少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学生非常活跃,都愿意积极参与。”

怎么做到的?记者很是好奇。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林泉玉开玩笑地说,“不仅仅是成年的你有好奇心,对于还是儿童的小学生,新奇的刺激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大法宝。如果教师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

为此,林泉玉从这个方面进行突破,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她举例说,读书的方法可用分角色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如果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就能有效地保持、巩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玩是孩子最大的爱好,选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很重要。如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林泉玉采用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生字。

多媒体是一个很不错的辅助工具。林泉玉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对生字进行加一加(加一笔,加偏旁)、减一减(减一笔,减偏旁)、换一换(换一笔,换偏旁)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学会生字。对于不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的生字,林泉玉运用多媒体通过“摘苹果”“摘白云”等方法,让学生比赛谁认识的字多,谁的苹果或白云就掉下来得多,学生的好胜心被调动起来,这样的生字教学氛围好、效率高。

体态语和手势语也是林泉玉擅长运用的“手段”。如在教学“趴、爬、哭……”这些生字时,她通过出示小卡片并进行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林泉玉先做了一个“趴”的动作,笑着问:“孩子们,这个动作是不是趴呀?”学生马上兴奋地说:“对对对,就是趴。”孩子们笑翻了,也模仿起“趴”的动作;或者反过来,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猜生字。这样的动态呈现避免了简单、枯燥、低效的让学生重复读的方法,让好动的孩子在玩中就学到了知识。

除此之外,林泉玉经常把语文课和创编小故事、诗歌、舞蹈、歌曲等结合起来,寓教学于各种好玩的活动中。如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她让学生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一读课文,然后唱一唱这首歌曲,最后把自己创编的动作配上这首歌边唱边跳。学生在读、唱、跳的过程中就很好地学习了课文。再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一句话“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当学生读完这句话时,林泉玉问:“小青蛙呱呱地在唱什么?”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小青蛙在唱夏天真美啊”“小青蛙在唱荷叶真绿呀”……她让学生加上自己的话,配上动作重新读。于是,课文就变成了“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呱呱呱,夏天真美啊”……这样的教学不仅寓教于乐,还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甚至是表演能力。

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让孩子经常能体验成功。”林泉玉介绍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对新奇知识的渴望,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体验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林泉玉看来,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一种积极、和谐、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你真是表演天才”“你是未来的书法家”“你的声音真美妙”……这些成为林泉玉激励孩子们的常用话语。

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在我的课堂上活泼、自由、开心地学习,在玩中把该学的东西都学会,让孩子们自信、健康地成长。”林泉玉感慨地说,“尽管我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但我愿意多做一些尝试……”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