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填填小令,其乐泄泄

 江山携手 2016-05-04

唐诗过后是宋词,鲁迅先生就说过,唐人把好诗都写绝了,宋人只好去填词了。我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窃以为应当是唐诗这种形式一开始很鲜活,很美妙,很有生命力,但用了几百年之后,成了某种固定的类型,僵化的套路,自然就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很难再夺取人们的眼球了,这里用得上一句唐诗形容,“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故而宋词这种新的形式就应运而生。其实,词本来属于诗的一种体裁,称为“诗余”,听意思好像是写诗剩余的边角材料,我觉得还是“长短句”更合适一点儿。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句子有长有短,其实也无非就是一首七绝,不过把第三句的七言破为了两个三言,并增加了一韵而已。再比如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句子一样长,俨然就是两首七绝,只是分别减掉了一句而已。而且,诗也可改写为词,最典型的就是改写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诗词互通。

 当诗词的书写程式化之后,写诗填词就如机械制作了,尤其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高度成熟的抒情语言体系,如果把这些清词丽句收集起来,很容易拼凑成一首诗。2002年网络出现了“稻香村电脑作诗机”4.00升级版,可以作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古风,而且填词可达150多种。2008年厦大浙大三位学者又开发出更高级的“宋词作法”软件,只要用户设置韵部,就可以自动生成一首词,如电脑自动生成的《清平乐·菊》:“相逢缥缈,窗外又拂晓。长忆清弦弄浅笑,只恨人间花少。菊不待清樽,相思飘落无痕。风雨重阳又过,登高多少黄昏。”机器填词如此熟练,显然超过一般水准的作者,当然,也从另一侧面证实文言诗词的程式化、自动化的程度。

 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积累词汇,启发创作,活跃思路。如我曾经做过几次这样的练习。给学生40个词语(意象),然后选用这些词语写一首绝句。田园类:“白云、钟声、幽径、冷月、桑麻、荆扉、桃源、清泉、曲巷、松菊、野蔬、孤鹤、村童、渔樵、小桥、春雨、秋风、夏木、冬雪、白帆。”边塞类:“烽火、狼烟、征尘、平沙、边城、胡骑、关山、胡笳、铁衣、戍楼、刁斗、大雁、烟尘、金鼓、朔风、戎马、枯草、寒水、画角、旌旗。”然后我率先做了一个示范,用田园类的词语胡诌了一首绝句:“夏木阴阴掩柴扉,曲巷隐隐露深闺。独立小桥望幽径,不知郎君归不归?”用边塞类的词语又诌一首绝句:“关山烽火惊天起,边城金鼓动地来。十万旌旗迎朔风,一曲胡笳抒壮怀。”让学生明白意象之重要性:诗词是用意象说话的,其内涵、情感、风格等都是由意象决定的。

我们在写诗的时候,说“吟诗、赋诗”,但在写词时却说是“填词”,盖因词本来是配合乐曲而唱的歌词,“填词”就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但宋词的乐谱没有被记录下来,其唱法早已失传,明代的人们已经不会唱宋词了。后人只能利用原来的曲调,所以叫填词。词有词谱,一千多种,因为填词要受到声律的严格约束,尤其声韵方面是特别讲究的,所以,戴着这样的镣铐很不容易跳出精彩的舞蹈。所以,宋词的产量很大,但佳作不多,无病呻吟的不少。我教学生填词,远没有那么复杂,只是依据现代汉语的读音,按照韵母去押韵就可以。填词多填小令,但还是强调要有意趣,意在笔先,情在笔先,要接地气,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不要无病呻吟,生拼硬凑,给人看了仿佛在灌猪肠。

某次学习了课本宋词单元,晚上作文课欲让学生填一首词。晚饭时我从学校食堂门前走过,恰逢班里一对男女同学刚打饭出来,据说是一对有情人,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我问吃的什么饭,答曰烧饼与面条汤。办公室我急就一首词,晚课先给同学展示一下,以激发同学们填词的兴趣:《江城子·晚自习》“秋宵月明读书忙,对荧灯,苦寒窗,同桌共读相知胜祝梁。记得并肩去打饭,小烧饼,面条汤。奈何高考挂断肠,做题累,心气昂。考入名校,鸿雁传情长。纵使他年能重聚,青丝短,脑门光。”宋词特别适合谈恋爱,为后人表达相思相恋的情感提供了许多佳篇佳句。课上我把这首词的写作缘起一讲,同学们乐成一片,我随即提供一些小令的词牌,同学纷纷选词牌填词。

下课铃响课代表收起词作,我一一阅读,发现确有一些同学的词作很有点儿意趣,录几首于此,供各位看官一哂。王芳平时不多言语,性格内向,但一首《如梦令·三中女厕》写得特别有现实感有生活情趣,“女厕室仅方丈,抢位赛过刘翔。试问大校长,难道没有良方?内急内急,何处再找茅房。”我们学校的厕所是几十年前建的,但学校从几百人膨胀到了将近三千人,厕所蹲位却没有增加,女同学如厕难曾是学校一大难题。这首词反映了女同学迫切的呼声。刘江涛《如梦令·初练写词》则用演艺界所谓“现挂”的方法,即兴发挥。“老师指点迷航,教我作词良方。听来似容易,哪知这般愁肠。搔首搔首,铃响才成此章。”张嘉彬写的《虞美人·考试》表达了对频繁考试的恐惧,“考试考到何时了,总分是多少?昨夜桌头又入梦,我变羊肉微波炉中烤。 醒后泪珠应犹在,成绩不能改。问君品出啥味愁,恰似家中炒菜不放油。”赵强的《采桑子·学习》写的情真意切:“少年不知读书好,爱玩电脑,爱玩电脑,变成网虫吧里泡。  而今识得读书好,欲买悔药,欲买悔药,踏破铁鞋搞不到。”

多数同学选的都是《如梦令》等字数最少的小令,如邓韵的《如梦令·近视》“眼镜架上鼻梁,却看四周茫茫。还未仔细瞧,额头已上门框。视力视力,保护才是良方。”语文课代表延炎写一首《如梦令·等车》“天明睡意未消,车站等候已早。上车如登天,众人挤成波涛。迟到迟到,下车一路小跑!”也有同学选用较长的词牌来填写,如王强的《江城子·出征》“渴饮河北露露汤,灯未息,书墨香,埋头苦学忘却肚中慌。直到作业已做尽,合课本,倒枕旁。   忽梦才涌笔尖狂,笑苏黄,侃康梁,摩拳擦掌准备做栋梁。横扫千军在考场,登魁首,状元郎。”更有王剑同学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考试》:“考试几时无,执笔问青天,不知期中考啥,今夕怎入眠?我欲作弊了事,又恐老师眼尖,目光冷如剑。身边转一转,毛骨俱悚然。    突转身,快似电,将你瞥。不应有误,何人又是露破绽。生有三十六招,师有七十二变,看谁更老练。但愿不考试,大家都喜欢。”填词比写诗更有趣,这一节作文课,端的是填填小词,其乐泄泄。

填词就是一种文字游戏,这些文字游戏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起名字,编谜语,拟对联,写诗词等等,玩语言于笔下,玩得嬉笑怒骂风生水起,回头再看看高考写的800字的作文,或许小菜一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