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 愚人贪着涅盘,智者生死实际。 ──梁.宝志 “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有人说,菩萨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菩萨,故而菩萨也是由人所成的。古德也说:“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是故成凡成圣,全在于我们的这一颗心。当心念清净无染,心心念念皆为大众,没有了分别比较,那就是佛,就是菩萨。菩萨对所有的众生,都是心存平等,没有丝毫的差别对待。 在禅堂里,维那时时警策大众“莫妄想”、“提起正念”、“照顾脚下”,无非是要人活在此时此刻,莫随着妄念流转。 经典里,也常告诫时时守护清净心,善护本自具有的如来心,不要受世间相所染着。 “愚人贪着涅盘”,涅盘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的境界。愚人向往、贪着涅盘的清净美好,却忘了眼前的娑婆世界。 佛陀常说“人身难得”,好不容易出生在人间,应该好好善用有限的生命,怎麽能张口闭口都希望往生西方。 在现世生活,要有此时此地即是西方想。即使所处的环境不理想,也要发愿美化世间,由自己做起,希望所处的周遭环境,凡走过的地方,都能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净美好。 “智者生死实际”,有生必有死,人人皆如此,这也是不可推翻的真理。 有智慧的人,明白生死是一体的,死亡只是阶段的转换,接着便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因此,智者对于生死,顺其自然;面对生死,也能处之泰然。 佛门常说“悟後起修”,即便是开悟了,悟者觉悟之後的生活,一样是饥来吃饭困时眠。 即使与俗人同居,依然保有清净心,更不会执着于涅盘的追求,能够生死一如,对生死不惧不迷,在生死中依然自在度众。 行 者 xingzhe8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