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瓷器露胎处根状次生矿形成原因浅议

 1234qinr 2016-05-05

在老瓷器的底部露胎处,或在釉表面产生爆釉的坑洞中,用100倍的显微镜观察,往往会发现有许多类似植物根状的次生矿,颜色多以土黄色为主,也有黑色、紫色或红色,有单一一根的,也有几根交叉在一起的,还有像小柴火棍一样横七竖八排列在一起的。在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老的时候,只要能在器物上观察到这样根状的结晶体,便可下结论不是新货。
那么这些根状的次生矿结晶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自己的长期的观察研究,对这些根状次生矿结晶的形成有以下点滴看法,现提出与大家共商。
一.这些根状次生矿结晶体在新的器物上是根本不会出现的,因为新的瓷器经过13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烧制,无论胎和釉都是呈现出一种表面熔融现象。如果在烧制前或许存在这些根状的物质,在高温下也会融化掉,所以这种根状次生矿结晶绝不是高温下的产物。
二、当这种瓷器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下,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会随着地表大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最能对根状物产生起影响的是湿度的高—低—高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当地表下(土中,地窖中,墓中,山洞中)的水分含量高时,瓷器本身胎中的水分含量就会升高,有时还会达到饱和状态。当地表下的水分含量低时,而这种时候也大部分是地表面空气干燥时期,而瓷器中的水分又会溢出以保持和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
那么,当瓷器中的水分饱和时,水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弱碱性的碳酸,瓷胎中的钙,钠,铁等元素,就会与胎中的水离子结合而形成碳酸溶液,并随着周围环境的干燥期,通过瓷器表面的无釉处极为细小的通道中析出,由于其碳酸溶液析出的量微乎其微,再加上水本身就有一种表面张力,这种小溶液只能属于无重力水,它并不受地球引力的干扰,而是随着它最初析出的方向向前发展。
含有钙,钠或其他元素的碳酸化合物,在析出后,由于它是极不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其中的二氧化碳很容易从化合物中逸出,而留下其它矿物元素,此时,根状次生矿物完成了一个它的初生,会在瓷器露胎处固化成一个极为微小的结晶。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轮更替,一年一度的冷热变化,和不同地区一年几番次的干湿交替,地下的冷热干湿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在瓷器身上所发生的那种碳酸化合物的形成析出,结晶过程也会周而复始的进行着,长期的日积月累,就会不断延伸其结晶的长度。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冷热干湿变化并不都是等量的,那么它对瓷器中所产生的这种变化也不是等量均衡的,有时温度湿度会大一些,有时就会小一些,有时会温度大些而湿度小些,有时会湿度大些而温度小些。所以在瓷表面所产生的次生矿结晶过程就会受其影响而不是笔直线积累成长,而是在积累成长中受环境因素的变化在微妙的调增自己的积累点,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类似树根状的细小结晶体。
三、除了这些碳酸化合物从瓷器中不断析出外,在土壤中和空气中的碳酸化合物也会在某些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去附着于从瓷器中析出而形成的结晶体上,随着二氧化碳的逃逸,其中的一些矿物元素也会帮助这些根状次生矿的成长,从而加快其生长速度。但总的来讲,它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据我手头瓷源观察,能够出现这些根状此生矿物的器物,大多在明及以前的瓷器上,越往前,越容易出现。出现的地方就越多,这就对我们用微观断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和年代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而且在有的器物上,完全可说是一个一锤定音的物证。
四、值得注意的是,当你用显微镜(100倍即可)观察寻找这些根状次生矿结晶的时候,一是要尽可能在胎的裸露处的小洞,凹槽处或在芝麻钉痕的破碴处,还有就是在器物爆釉的露胎处,这些地方由于不直接和地面或土壤接触,很容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缓慢生长,在和土壤接触的地方要把上边吸附的浮土洗净,然后再找一些凹陷处,便很容易找出它的踪影。第二、就是在这些地方一般都是比较有剌手的感觉,也最容易挂上一些纸纤维和其它棉麻纤维等。要分清那些是原生物那些是粘附物。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将粘附物认作原生物,因为二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差别是不大的,另外,在观察前如不影响器物辨别特征的情况下,可以用尼龙刷轻轻用水刷一下,然后再用吹气工具把它吹干,或尽量把附着物吹走,这样观察到的根状次生矿物结晶体就比较可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