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岁前习惯培养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尤里蒙提 2016-05-05

  习惯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孩子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就人的学习而言,学习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着重要意义。美国著名畅销书作者罗伯特。林格在他的那本名为《百万富翁的好习惯》一书中就强调了习惯的作用:成功并不取决于超人的才智或特殊的技艺,也不主要取决于正规教育、勤奋工作或者好运气,成功属于虔诚地、持之以恒地去实践那些简单的良好的习惯的人。“

 好习惯帮你随时开启成功之门,而坏习惯将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用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本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好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坏习惯使孩子终身受害。而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13岁前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13岁前的孩子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家长能把握住这一关键期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为专家发现,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此时孩子的年龄一般是9-11岁,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家长再想改掉孩子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在这个阶段要格外关注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好习惯要克服重智轻德的偏差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增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许多家长把“好”定位在学习成绩上,认为学习好了就是教育成功了,这种教育观念导致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严格,却对他们的品德行为偏袒放纵。在内心深处,家长都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忽视了教育的点点滴滴,比如孩子“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自我”等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其实,家长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一个不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将来能自立自强吗?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前进的方向,品德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保证。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亚说过:“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这句话这的每位家长深思。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言行无时无刻不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孩子道德习惯的培养方面,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种种烦恼、困惑,他们需要有一个地方去倾诉,同样也需要有人去指点和帮助,这个角度自然而然地需要家长来承担。因此,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给予孩子正确、耐心的引导和帮助。

为什么很多天资聪慧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成就平平,而一些看似智力一般的孩子长大后却能成就斐然呢?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在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了: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是重中之重!那些在成年后取得突出成绩、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的智力并不一定最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四年级之前,就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

小学四年级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变,虽然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开始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快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

二、事先预习,做学习的主人

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学习效率和听课效率。当孩子进入四五年级时,预习对孩子来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小学一到三年级的知识都比较简单,只要孩子认真听老师讲课,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所学知识的难度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因此在听课过程中,孩子常常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比如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等。所以,只能让孩子提前预习。所以说,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更重要的是,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听课的主动性,让孩子把学习由一个被动听课的过程变成一个主动求知的过程。

三、让孩子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大量的阅读会使孩子在知识面、人生观、思考能力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儿童心理学家认为,13岁前是孩子与阅读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并且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1、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先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阅读的关键在于孩子读了多少而不是记住了多少,具体在每天的什么时间读书也不重要,只要每天坚持在同一个时间读上15分钟的书,就一定会有作用。

2、营造书香之家的氛围

家长要将书放在孩子每日都能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到的都是书,随手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读书的习惯最好遍及家里每个人,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

3、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者去图书馆

4、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

在孩子读书时不应要求孩子低低地读出声音来,也不应让孩子一遇到生字就去查字典,那样会不断打扰孩子的阅读。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有些书父母可以去借或者租给孩子看,那样孩子在看书时也会有意识地让自己抓紧时间阅读,快速地读完一本书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也会更加促进孩子读书的愿望。

5、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

孩子看书时眼睛应该距离书本远一些,以一尺为宜。如果眼睛离书本越远,视野就越开阔,视网膜成像的文字就越多。这样一来,一次摄入的文字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或几个词组,而是一大块、整段甚至几段。

6、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对于孩子来说,看书尤其要做一点笔记。书读得多了,印象就模糊了,适当地做一些读书笔记能够帮助孩子记忆,孩子在一边记一边思考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读物的理解。做读书笔记帮助孩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而且做读书笔记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是运用语言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由于做笔记要求手脑并用,把读、想、写结合在一起,从写札记、写心得、写读后感到写论文,把读书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结合起来,这样持之以恒地记录这类笔记,自然就会提高写作能力。

孩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一定是一个会读书、爱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更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四、坚持写日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成了挤牙膏。老师和家中总在为此发愁。事实上,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写日记就是最好的训练。既然是日记,就要天天记录,写日记贵在坚持。如果孩子能唱起坚持,把写日记当做每天必做之事,相信在父母的指导下,孩子的写作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我的感想:我班学生也近10岁了,读这篇文章时我边读边想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哪些好的习惯,还有哪些习惯没有养成,反思了一下发现有许多地方面还需要和家长一道努力,以后要更加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还要培养孩子好的预习习惯,好的读书习惯、写日记的习惯。如果你的孩子还不到13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