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之真谛

 江山携手 2016-05-05
      前几日,赋得五律排律一首,题曰《诗泉》。诗曰:“今逢一口井,镌壁曰诗泉。肇始于三代,兴衰每百年。 确凿勘九眼,璀璨布人间。愚子尝甘醴,文才顿斐然。 从兹风雅颂,云遏邑郊田。 童稚与村妇,相揖吐雅言。 太白合子美,诗教脉延绵。 花落伤流水,鸿归感戍边。逸游歌动地,忧患慨接天。 丘壑涵精魄,诗国溯上源。 而今瞻以探,于彼邈如渊。 绿藻浮其面,黑蛛网壁沿。 清泉流已断,污秽味绝鲜。明月幽光里,唯余涕泗涟。”
       友评曰:“此题甚有深意,很喜欢。诗中杂用古句律句笔法,如:肇始句属古句笔法,质朴;丘壑句属律句笔法,工丽。”
       昨日,赋得七律一首,题曰《张自忠路口》。诗曰:“喜观风景于歧路,世相当读冷暖间。碧眼旗袍惊曲线,红巾铁骑啸轻烟。北洋旧府和珍血,贝子遗存黛玉胭。一旦玄机忽看破,神游万里自来前。”
       友评曰:“喜观风景于歧路,古句,非律句,七律以此起笔,非家法。通篇有及眼前,有思旧日,对比乃其主线。”
       我曰:“君论诗,嗜辨此是古句,彼是律句;此是古句律句混用,彼是以古句起律,令人失笑。所谓律句,即符合平仄规律的句子。以此审视,喜观风景于歧路一句,乃典型的律句。借问君言古句是何意?不合平仄的句子?如是则大谬;古体诗常用的句子?或者有古意、有古风的句子?如是则无涉格律,君之论亦谬矣。就诗风而言,以古入律、以诗入词,均为大家风范,前有子美,后有东坡。君论家法,我就拿出家法处置。”
       友辨曰:“所谓喜观风景于歧路,乃古句,非律句,固指其句式也,不涉格律。夫律诗之为律诗,而非古诗,岂止平仄之合律,更以句式之非古。某某某某于某地,此乃古诗句式,盖与古文类,如:我且观风于江干,律诗无此。若:我妈是个好妈妈,为我天天泡好茶,虽通体合律,显非律句,何也?白话句式是也。居士必欲律式,可曰:喜沿歧路观风景,唯原句不合家法,明焉。”
       我笑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福祸趋避之。此乃古文之句法,亦为律诗之名句,章句焉?古句焉?律句焉?白话合律,即为律句,此话无疑。君举之例,我妈是个好妈妈,为我天天泡好茶,出句为仄仄仄仄仄仄仄,对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若以一联观之,显然失律,非为律句;若以对句独立观之,平仄相间,中规中矩,显然是律句。君言律句关乎句式,无涉格律,我不敢苟同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