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多长寿,寿从笔端来:绘画是一种高级的养生保健法

 昵称7360824 2016-05-05


绘画几乎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消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像绘画那样,使人既不感到疲倦,又不感到乏味,而且还会全身心地投入其间。不论是过去的烦恼,还是未来的险恶,一旦你展开画布,它们都会离你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绘画会自然地使你将它们抛在脑后——丘吉尔


绘画之所以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因为作画全神贯注,凝集构思,性格开朗,从容温和,全身运气,功在笔力神韵。每作一幅画,要构思,要动手,手脑并用。古今名画,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名山大川、古今人物、祖国新貌、人物肖像,都要表现得惟妙惟肖各具神韵。其实,任何的一种爱好都有修心养性的功效,选择一种您喜欢的,动起来吧!

绘画是一种高级的养生保健法

绘画是一种高级的养生保健法。以中国画为例,要求写意、形似。练习国画对人养生保健尤宜,通过学习国画,增强身体健康,减少疾病,使情趣也得到了良好的陶冶,以画来养病的案例较多。对身心疾病的保健尤有指导意义。《太平广记》载:“齐袁倩,陈郡人,时南康郡守刘僧为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过切,心用恍惚,遂着癔症,医所不疗。袁倩善图写,画人面,与真无别,令画王形象,并画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偶寝,密令温你示妃,妃见乃唾之,骂曰:斫老奴晚,于是悲情遂歇,病亦痊除。”此为南北朝期的一则医案,这种绘画中和法对心理保健和矫治是很有启示的。

画家多长寿,寿从笔端来”,由古迄今,书画家每多长寿:毕加索92岁,米开朗琪罗89岁;据记载“元代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平均年龄为77岁;明代“吴门四家”的沈周82岁,文徵明89岁;清代八大山人朱耷79岁,石涛76岁;近代黄宾虹92岁,孙墨佛109岁,齐白石97岁,何香凝95岁,张大千84岁,刘海粟99岁;当代最高龄的画家冯百钢,他的人像油画享誉海内外,当他1984100周岁时仍经常作画不辍,身体矫健,成为世界之冠。他们的养生方法固然很多,但是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一生中同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几乎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消遣

丘吉尔一生特别喜爱绘画,他是一位著名的业余画家,开办过个人画展,1948年当选为美术院的名誉院士。丘吉尔绘画是拜在英国著名画家约翰?莱弗里门下。很有绘画的天赋,由于有很好的调色感,又向画家塞尚纳门徒学了点画法的基本技巧,丘吉尔的风景画后来小有所成。丘吉尔在巴黎举办过小型风景画展,有的作品卖到一定的高价,并被国家博物院珍藏,1948年出版过《绘画集》。毕加索对他的评价是:“他要是个职业画家的话,准可以不愁吃穿。”

丘吉尔对绘画的爱好一直保持到晚年。他写有一篇《绘画:销魂的畅游》,非常真切地表达了他对绘画的感受,引人入胜地赞美了绘画的魅力:“绘画几乎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消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像绘画那样,使人既不感到疲倦,又不感到乏味,而且还会全身心地投入其间。不论是过去的烦恼,还是未来的险恶,一旦你展开画布,它们都会离你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绘画会自然地使你将它们抛在脑后。


丘吉尔从绘画中得到了很多,他说绘画使他:

获得精神的享受和锤炼

在平凡的事物上寻找趣味

在休闲的时间里填补空虚

在无尽美的发现中作销魂的畅游

这是绘画给予我们的高尚的回报

我希望人们都能分享它们


丘吉尔又说:“画画是极大的安慰,画画帮助我经受住残酷深刻的考验。若不是绘画,我不会活着;我忍受不了各种事情带来的紧张。”尼克松从他画中粗犷的笔画和鲜艳的色彩,看出他以绘画来宣泄被压抑的能量。在官场失意时或政治生涯的低潮中,丘吉尔从不虚掷时光,用创作和绘画的波峰填补了政治上的浪谷,著述和绘画的成就和喜悦,聊以抚慰官场的失意和寂寥。

起初,他用侄儿的颜料盒进行绘画练习,接着就从画店中购置了全套的画架、调色板、画笔、颜料和画布等。他让埃迪?马什摆出各种姿势,把他作为肖像素描的模特儿。他部下几个军官将他的画推荐给英国著名画家约翰?莱弗里,莱弗里认为丘吉尔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靠绘画谋生的职业画家。丘吉尔勤学苦练,在莱弗里悉心指导数月以后,画技大有长进。无论是郊外度周末,还是去朋友家作客,丘吉尔总是随身带着画架和颜料,一有机会就画起来。他曾对一个记者说,如果一天画不完两幅画,这一天就算白过了。他画画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晚年,创作颇丰,并得到众多知名的画家赞赏和肯定。


绘画致人于善美则健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而精神状态则与心理活动有着直接关系,一个人经常发怒、生气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长期从事紧张繁忙的工作而得不到适当休息的人,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就难免要出现毛病;长时间心情抑郁不舒,会损伤肝、脾。画家们之所以长寿,恰恰与他们能够在作画中避免这些不良刺激、心地平和有关。画家的精神修养,会从画面上体现出来,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好的绘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精神舒畅,这是药力所不能及的。画家本身和欣赏画的人都能感到赏心悦目,杂念顿消,从而达到自然“入境”,起到积极休息的作用。这种静心“入境”的欣赏,能使各种情绪和失调的心理功能得到恢复和平衡,久而久之定会对人的健康有所裨益。


绘画“致人于善美则健”是有一定道理的,鲁迅先生谈中国画时说:“美的享受,美的感目,给人以愉快的休息”。这是对欣赏者而言,但对于作品,当然就更为深刻一层了。画家们根据自己的意识和想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美好世界,随时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感,推迟了人的老化。有两句诗说:“唯有画师真富贵,繁华不尽笔端来”,这里所说的“富贵”、“繁华”是指海阔天空,自由想象的精神世界。


在作画过程中,准备工具,构思章法,然后落墨、赋色、勾勒、渲染、皴擦、点描,几经反复,然后收拾、题识、落款、盖印。这样便使大脑中处于兴奋状态和抑制状态的神经细胞,在短时间内得到往复的交替。此外,各种颜色能够诱发人的各种情感,画家在调配和敷设各类颜料时,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伏、交替、变化。尤其中国画注重用墨,能引起平静之感。在五行中墨色主水,有过克之功。这样画家虽在笔不停挥的劳动。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却在进行短时间的交替休息,使其不受损害。生理学家称之为积极的休息,认为比睡觉更有好处。

千百年来绘画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就是绘画有益于身心健康。

1.能令人宁心静气,杂念消失,有养心助心之功能,与太极拳、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当提笔作画时,心中烦乱消失,使大脑得到休息,使工作、学习效率倍增;

3.能消除精神紧张,使人产生舒适愉快心理;

4.能磨炼意志,修炼气质,启发智慧,以达宽心、强心之益;

5.能装点居室,美化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