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丘吉尔

 luzhoutj 2019-01-19

英国曾进行过一次电视民调,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温斯顿·丘吉尔名列第一,超过莎士比亚、达尔文、牛顿和披头士列侬。

你可能熟悉出身贵族,就读于哈罗公学的丘吉尔。

1899年布尔战争,在《晨邮报》做战地记者被俘后,奇迹般越狱成功,名声大噪的丘吉尔。

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奠定欧洲战后秩序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

但你一定不熟悉,被英国皇家美院授予“荣誉院士”的——画家丘吉尔

与希特勒的经历相反,出身贵族的丘吉尔,年轻时从未想过画画。

他毕业于军校,当过战地记者,参军后成为中尉,26岁荣升议员,此后终生在英国政坛最顶端跌宕起伏。

然而人所不知的是,看似坚不可摧的丘吉尔,却毕生都承受着抑郁症的困扰。“内心的抑郁如同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而绘画,就是丘吉尔在战争和内心最黑暗的日子里,所必须有的精神慰藉。

《温斯顿·丘吉尔:生平及画作》中描述:自40岁拿起画笔以来,丘吉尔正是靠业余时间不停作画,才得以暂时挣脱抑郁,体味生之愉悦。

The Sunken Garden of La Dragonnière

“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拥有嗜好必不可少。而其中最简易的莫过于绘画。这个嗜好在最苦闷的时期搭救了我。”

1915年,丘吉尔的政治生涯遭遇重创,阿斯奎斯首相免除了他海军大臣职务,转而出任内阁中地位最低的不管部大臣,丘吉尔一蹶不振。

“1915年5月末我离开海军部,可仍是内阁和军事委员会的成员,知晓一切,空有炽烈的信念却无力付诸实现,只能被迫赋闲,内心苦闷致极。”

纯属偶然,41岁的丘吉尔与画画结缘。

那年夏天丘吉尔在Hoef庄园漫步,看到弟妹高妮正对景写生。高妮随机把水彩盒递给丘吉尔,鼓励他何不尝试作画排解失落,这就是丘吉尔画画的开始。

Churchill painting at The Chateau St. Georges

“某个偶然的星期天,我初次尝试孩子们的水彩颜料,第二天便急不可耐的买了整套画具。

调色板上闪烁着颜料;空白画布置于眼前;真要动手之时,画笔却仿佛重若千斤,性命攸关,悬于空中无处着手。

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在咄咄逼人的画布上点了豆大一点。恰逢此时汽车驶过,路过的正是著名画家约翰·赖弗瑞爵士才华横溢的太太。

“画画!还犹豫什么!给我支笔,要大的。”她把画笔扑通一声浸入颜料疯狂搅拌,然后恣肆涂抹。。。紧箍咒瞬间打破,病态的拘束烟消云散,我随之抓起画笔,雄赳赳气昂昂的扑向画布。

从此,我再也不怕绘画了。”

经过短期的水彩画试验,丘吉尔开始尝试油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实在没有比油画颜料更好的材料了。调色刀可以轻易地修改错误,而达到效果的途径简直无可计数。”

To Get A Showing in San Francisco

丘吉尔的正式启蒙老师,是伦敦的邻居,爱尔兰画家John Lavery爵士。

“名师出高徒”,从那时起,绘画成为丘吉尔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家如此,出访时也常画具随身,对他而言,那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乐趣。

“调弄颜料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如果心血来潮,可以大刀阔斧的尽情发挥。而将眼前所见跟画面不断比较斟酌,简直令人着迷。”

丘吉尔的绘画多为自学,他有特殊的机会,不断结识名家并得到指点。比如一位朋友是美国著名画家萨特金的老板,便慷慨的允许借走萨特金的真迹临摹。

1921年丘吉尔为《海滨》杂志撰文《绘画作为消遣》,其中有很多描述自己绘画感受的文字。

“画家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不会孤单。光与色彩、和平和希望将会伴随始终。对我而言,每个画画的时刻都仿佛进入天堂般美妙。”

1925年,丘吉尔尝试送画作参加一个完全匿名的业余画家竞赛,结果得到三位评委的一致褒奖,甚至怀疑出自专业画家之手,最终评为一等奖。

这次意想不到的成功,给了丘吉尔极大鼓励,也促使他不断以绘画的眼光审视周遭的世界。

“我惊讶地发现自然景色有如此多前所未见之美,新鲜有趣致极——山丘侧面的色彩如此丰富,阴影和阳光下迥然不同;水塘耀眼夺目的光波逐层暗淡,而边缘则如镀金般美不胜收。”

1927年,丘吉尔又结识了夫人的中学同学——著名印象派画家希克特Sickert,并传授了幻灯投影照片作画的方法,现在丘吉尔故居餐厅墙上的《在Chartwell喝茶》便是用此方法绘制的。

Tea at Chartwell,1927

1929年5月英国再度大选,丘吉尔本人虽然险胜,但是保守党和自由党惨败,工党政府重新执政。

这是丘吉尔政治生涯中的最低潮,却也使他更专注于艺术上的“消遣”,达到创作的“高峰期”。

A Distant View of Eze, c. 1930

“我一边散步,一边留心树叶的色泽和特征,山峦那迷梦般的紫色,冬天的枝干绝妙的边线,以及遥远地平线暗白色的剪影。。。每当此时,我便本能地意识到,活了四十多岁,我居然之前从未留心过这一切。”

这段被称为“荒漠岁月”的十年中,丘吉尔在Chartwell的庄园成为众多文化名人时常光顾的地方,其中不乏名画家,丘吉尔也受益匪浅。

Monte Carlo and Monaco,1930

“偶然机缘我遇见两位塞尚的门徒。他们眼中,自然景色是一团闪烁不定的光,形体与表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色彩间美丽而和谐的对比。每个色点都放射出可感知却不可捉摸的奇异光彩。”

Lake near Breccles in Autumn

1939年二战爆发,随后吉尔临危受命出任首相组阁,挑起了率领全英抗击法西斯的历史重任。

“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多么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整个二战期间只在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画过一张写生——《马拉克什城之景》,并曾向与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骄傲的展示。

Tower of Koutoubia Mosque,1943

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丘吉尔宣告英国赢得对德战争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解散,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带领英国走向胜利的丘吉尔却被抛弃了。

“对他们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丘吉尔正式卸下了首相职务,再度拿起画笔。每当政坛失意之时,绘画就是他寻求慰藉的灵丹妙药。

View of Chartwell

“作为一种消遣,绘画简直十全十美。既不消耗体力,又使人全神贯注。不管面临当下的烦恼还是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展开,所有烦恼都烟消云散,接连三四个钟头都不会感到些微不适。”

丘吉尔女儿1990年出版的《画家丘吉尔》中说,正是绘画给了丘吉尔勇气,让他借以派遣心中的抑郁。

Winston Churchill: His Life As a Painter

“如今的我常自得其乐:每当盯着一堵墙壁或平整的表面时,便力图辨别从中能看出怎样不同的色调,并且思索是自然本色,还是出于反光。第一次这么试验时简直大吃一惊,甚至最平凡的景物都能看到如此多美妙的色彩。

Beach Scene on the Riviera

丘吉尔也曾发自肺腑:

“如果不是绘画给予的精神支持,我恐怕活不到今天。”

“当被颜料装备起来,便不会心烦意乱或无所事事。有多少东西要欣赏啊,可观看的时间却匮乏的可怜!”

1947年,在姆宁爵士建议下,丘吉尔以大卫 温特尔David Winter的化名,向皇家美院“夏季展”递交了三幅作品。

顺利入选参展后,评委才惊异的得知这是73岁丘吉尔的大作。无可置疑这给丘吉尔巨大的鼓舞。

Valley of the Ourika and Atlas Mountains

不久之后,英国皇家美院一致通过,选举丘吉尔为特别荣誉院士。1959年,时年85岁的丘吉尔,接受了在皇家美院Diploma举办个展的荣誉。

Terrace at Trent Park

“绘画仿佛神秘莫测之事,年至40而从未敢企及。然而突然某天发现自己投身到一个颜料、调色板和画布的新奇世界,并且成绩斐然——真可谓奇异而又大开眼界的体验。”

Rocky Scene in Sicily

丘吉尔一生留下530多幅绘画,家中保存了160余幅,以风景为主,那是他生活的写照。

Winston Churchill’s studio at Chartwell

油画《布伦海姆宫》,描绘的是丘吉尔的出生之地;

Tapestries at Blenheim Palace

油画《劳伦斯农庄》,一战时丘吉尔曾率军在此作战;

Painting of Lawrence Farm,1916

英国肯特郡的《恰特威尔风光》,是丘吉尔的故居;

View of Chartwell

“很多伟大的风景画,都是在最初印象归纳好之后,于室内绘出的。这就要求对视觉形象有惊人的记忆力。作为发展一种受过训练的精久记忆而言,绘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锻炼。”

Beach at Walmer

北非《马拉喀什》是二战时英美两国首脑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丘吉尔的休闲之地,也是后期油画的主要取景地。

Meetings in Marrakech

摩洛哥是丘吉尔挚爱的休憩地,常在此写作和绘画。纯粹而祥和的自然给予丘吉尔无限灵感和慰藉。

View of Tinherir

“作为旅游的刺激剂,实在没有比绘画更好的了。每天排满了有关绘画的旅途和实践——哲学家式的宁静享受替代了旅行者的无谓辛劳——既省钱易行,又能陶情养心。

Marrakech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色调,即使无法描摹,也能观察、理解和感受。”

Churchill painting on a river

丘吉尔的油画多为传统的写实风格。虽然有些画作还略显"生涩”,但在构图、用色、光影处理、写生基础上,依然颇具功力。有几幅甚至可媲美专业画家。

作为英国首相,战胜法西斯的民族英雄,并在1953年以《不需要战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对“My little daubs”(我的小涂鸦)所取得的成就,始终保持清醒,真诚和适度的认识。

Boats at Canners Harbour

“惠而不费,独立自主,能得到新的精神食粮和锻炼,在每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额外的兴味,每个空闲的时光都很充实。对我而言,绘画正是充满销魂荡魄般发现的、无休止的旅程。”

A Flat Calm on a High-Powered Boat

在“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丘吉尔身上潜藏的政治军事能力、雄韬伟略以及“与生俱来的文化艺术天赋”,在20世纪中叶风云突变的时代背景下,释放着熠熠光彩,令后世很难企及、超越和忘怀。

Firth of Forth

正如英国宫廷画家约翰·拉沃瑞爵士评价的那样:“如果不是从政,丘吉尔也许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

“买一盒颜料,尝试一下吧。假如你渴望一个充满思想和技巧的神奇新世界,一个阳光普照、色彩斑斓的花园正近在咫尺,等待着你。”

Goldfish pool at Chartwell

耀匀独家前线专栏

建筑设计硕士,

美国斯坦福艺术史专业,

回国后清华规划院做地产策划。

热爱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