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epaper./html/2016-05/05/content_73035.htm,id:0 瑞典童话家林格伦说:“什么也不能像书那样点燃探索的明灯,帮助我们用心灵去认识那些未知的事物。”是的,书中的爱、善良、自由、温柔、正义都给我们的生活以深刻内涵,赋予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精彩的意义。 在芳菲的人间四月,有国际儿童图书节和世界读书日点缀和充实着我们同样葱茏的时光,能与阅读为伴,对我来说,真是一件美事。 去年的12月23日,我的第一部作品集《云霞文集》首发,当我站在台上代表全省的14名作者发言时,内心只有一个笃定:阅读,然后更上一层楼! 说句实话,如果没有我三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就不会有这部作品的出版发行。最让我欣慰的是,身边同样被生活琐事和工作压力透支了兴趣与情感的朋友们打电话来告诉我,他们喜欢我的文章《爱的不等式》《邂逅措那湖》《回娘家过年》等,当他们对我的文字如数家珍时,我被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包围着。是啊,我们通过文字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彼此的灵魂都不再麻木、疲惫和孤单,我们在阅读里觉醒着、回味着、反思着、成长着、进步着。 出身教师之家的我,自幼在父亲的启蒙下,爱上了阅读,也因此成为童年伙伴们心中的“臭知识分子”,因为我上厕所总爱抱着一本书读,所以他们给我封了这个不雅的名号。 我对阅读的挚爱,比起鲁西南山区泗水县那个爱书如命的汤克孝老先生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在我往后的学习、生活和写作中铺设了一条自信与快乐之道。 无论是《基督山伯爵》,还是《飘》《红楼梦》等都在我的青春岁月里打开了风光无限的精神画卷,是这些名著让我深深地领悟到:一本好书完全可以让身处穷乡僻壤的人获得任意驰骋的辽阔天地,让一个一文不名的人拥有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让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独具高贵的力量,就像我们最忠贞而又知心的情人。 从《论语》《庄子》《史记》到苏格拉底的谈话、培根的隽语、卢梭的忏悔、左拉的控诉,无一不是人类智慧与思索的真实记录,是这些经典将民族的情感与精神,酿造得新鲜清澈又恣意汪洋。 当我们的灵魂沁入浓浓书香,随心所欲地把持着自由的金钥匙,然后让愚昧远去、让枷锁脱落、让庸俗败逃,用书中的精神之火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灵魂自然而然地变得丰盈、健美,飞得更高更远,从而握住更多的云朵,也挤出更纯粹的眼泪。 读了塞壬的《托养所手记》,在理性洞悉人性弱点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全新地去思索当代社会背景之下“体恤”“信赖”等温暖词语的重要社会价值;读了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每一个有良知的共产党员,每一个心怀信念与服务宗旨的国家公职人员都会自觉地去反思和自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步步向着“为人民服务”朝圣;读了本地作家唐似亮的《大道健行》,在这些散养于民间的文字中,我们尽情地汲取着社会正能量的养分,涵养心地,无疑是在骨中加钙、在血中加盐,我们的心总会因为书香的哺育而茁壮成爬满真理的常青藤。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置身书籍这座黄金屋中,何愁我们不适时局、不识前途、不食人间这多姿多彩的烟火呢?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按照我的理解,依然是:阅读,然后更上一层楼! 来源: 曲靖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