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股票,就是做公司——巴菲特股东大会,那些和中国人有关的问题

 走在前进的路上 2016-05-05

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4.30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召开。“股神”巴菲特究竟说了些啥,哪些是与我们国人有关的,一起来看看。

 

乐观点:中国经济不会有太大问题


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令全球投资人士紧张,所以中国经济的走势问题常常被拿来向巴菲特提问。这一次他被问到的问题是“您现在对中国经济还非常乐观吗?”

“不会有大问题的”。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短期的困难不会影响大局,老爷子看问题总是从长期战略视角出。巴菲特认为相信中国政府处理经济转型与改革的知识、经验比自己丰富。

 

买股票就是做公司:投资理财要趁早


在给出投资建议时,巴菲特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原则:

第一,买一支股票,就要像自己在运营这家公司一样,得做研究,但是不要担心短期的市场波动。不用羡慕别人IPO挣到了大钱,所谓百万富翁其实没有什么秘密。重要的是想一想哪些东西是有道理的,不要一看涨就马上买,得具备坚定的投资框架和思维。

第二,投资要趁早。学习投资的最大成本是时间而非金钱,“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总是会有尽快清空的冲动”。

 

对于投资:情感控制比智商更重要


一种常见言论认为,相较于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市场投机性太强,并不适宜价值投资。

对此巴菲特反复强调“能力圈、安全边际”等几个关键要素,也强调每一个投资市场存在的差异。也就是:不懂的东西你别投资。“不懂的东西不投”。如果你不懂,又想投资,要么你把它搞懂。你如果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那作为投资人你得走出去,和它的竞争对手谈、和它的供应商谈、和它的客户们谈,彻底搞明白这个行业、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如何经营运作。

关于投资中的“不执行”则是一件关于理智的事,甚至难度更上层楼。引用巴菲特说的话“对于投资,情感控制比智商更重要”。

 

中国投资人的玩法也越来越多了


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一眼扫过去总能发现几张东方人的面孔今年甚至特别为中国人配备了中文同传。

十年前,从国内去参加股东大会的是寥寥数人。

五六年前,国内开始有建制地组团参会了,最早是兴业全球基金,在2010年就带了一批合作伙伴前往奥马哈”朝圣”,这两年这种做法在国内颇为流行。

最近两三年,更多的衍生形式出现了,比如围绕股东大会的参观之旅,在参加股会的同时也对美国的产业做一周左右的考查。甚至还有国人自己创办的酒会,召集国内外显贵要商,切磋学习。

 

中国投资人应该学习巴菲特


“不懂不投”“保住本金”“专注再专注”,这些话的表述虽然极其简单明了,但是它们背后隐藏的深意却是超乎想象地复杂。

实际上,也正因为中国市场“价值”的长期缺席,可能存在一个足够有价值的缺口空间,它不论是在局部上或者整体上的补完条件只有两项:学习与理智。从这个角度看,股神巴菲特对于投资的理解或许将长远的影响着全球的投资人。


【创智汇】豪舜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完整的创业全链服包括财务工商、政务法律、企业商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及人事外包服务、公司沙龙等。创智汇汇众人之智做企业的好管家、老板的好参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