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个篆刻屌丝成功逆袭的故事

 耽读斋 2016-05-05

所谓撞衫

两个人撞并不可怕



▲《屌丝男士4》里的撞衫剧情


只有撞的人多了

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



▲《屌丝男士4》里的撞衫剧情


令人眼花缭乱的相同

没有个性

也失去了美


对于艺术而言

也是这个道理

所谓

“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重复=没个性

重复=审美疲劳

……




而在清代的篆刻界

重复可谓是一种定式


在那个时候

模仿前人作品是篆刻界的既定公式

在“只有模仿”的创作流程下

印坛日趋僵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一个英雄人物应运而生了


他就是吴让之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但这个英雄也有着普通人的经历


对于篆刻

让之从小就爱上了

但在学印之初

他与同时代的印人一样

也运行了“只是模仿”公式

那个时候的让之

在篆刻界默默无闻

妥妥的“屌丝”一枚

对于这段“只有模仿”的经历

让之自己是这么形容的:


“让之弱龄好异,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抚仿十年,凡近代名工务求肖乃已。”


让之追求着“务求肖乃”

如果不是出了变数

或许

这“务求肖乃”会是他毕生的追求

而这个变数就是石如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安徽怀宁人。


(完白是金石君上一周的“采访”对象,如果您对完白感兴趣,在公众号回复【石如】,即可获取“采访稿”)


完白是“邓派”的开山人

他开创的“印从书出”模式

率先将书法引入篆刻创作

为“只有模仿”的篆刻界引来新鲜“空气”


但让之是在三十岁后才看到完白的印

那个时候

让之模仿前人作品已有十几个年头了

但在看到完白的印之后

他深感触动

决然放弃了自己以往的做法

正如让之自己所言:

“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

他这是下定决心要跟随完白了


从此之后

让之在篆刻上找到了新乐趣

他不再“务求肖乃

即使是完白的印

他也不再只是“模仿”

他是一个善变者



让之治印广采博汲,不囿成法,在理论上他尊崇师说,但实践中他又有意和老师的风格拉开距离。他在通力学邓后,又以自己的善变,发扬出邓石如“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新境界,其晚年印作,字法、布局、行刀、款法自出机杼,以其平正、淡雅、拙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印风格调。故,近代书画大家黄宾虹称让之为“善变者”。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吴让之刻


让之本身就是个书法家

他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巧的是

包世臣曾经跟着完白学篆书

所以

让之也可以算作是完白的再传弟子了



▲吴让之篆书,《望岳》四屏条


凭借着十多年仿汉印所积累下的深厚功底

及自己在书法上的造诣

使得让之事半功倍

他虽是善变

却能够随心所欲地变

这篆刻的技艺当真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



让之印作,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其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应手,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让翁在继承邓完白的基础上有所创建,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


缶翁赞曰:“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盖有守而不泥其迹,能自放而不逾其矩。”



▲黃錫禧印  吴让之刻


受让之的影响

当时的印坛一改往日“只有模仿”的定式

日趋僵化的印坛面目也焕然一新

也正因此

后来学邓派印者

大都选择从让之入手

连吴昌硕大师都说:


“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至此

让之完成了篆刻上的逆袭

他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屌丝”

甚至有超越完白的重大嫌疑


回首让之的逆袭经历

我们可以看到

从“只有模仿”到“随心所欲”的逆袭

源自于他的敢变

更源自于他的善变




成功革新清代印坛的让之

对于篆刻创作

他向印人们留下了他的秘诀

在《自评印稿题记》中

他这样说到:

“若意无新奇,奇不中度,狂怪妄作,皆难列等。”


他的秘诀

爱好篆刻的您觉得怎么样?


但让之随心所欲的神作

现在是不多见的

为什么呢?


原因一


让之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无奈,这些印,大都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


原因二


清咸丰三年(1853年),吴让之54岁,为避战乱,他开始了居所不定的生活,辗转各处,无法专心于篆刻创作。


1、吴让之居泰州,前后长达十数个春秋,首寓时为泰州首富的姚正镛(仲海)家。吴让之在姚家,先后为姚治印120方。


2、后相继客寓岑镕(仲陶)、陈守吾、朱筑轩、徐震甲(东园)等名门。


3、后又在刘汉臣(麓樵)家居3年之久,并曾朱书《说文》一部赠之,文末有“寄食三年,无以为报”的亲笔跋语。


原因三


生活穷困潦倒,要为自己的生计担忧。他曾说:“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又曾撰八言联自嘲:“有子有孙,鳏寡孤独,无家无室,柴米油盐。”


让之的篆刻

影响了无数人

其中就包括

黄士陵、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

他的印流传之少

当真是一件大憾事

不过甭担心

金石君已经为您准备了一份”大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