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必看 备战高考家长如何不帮倒忙

 雁南飞香 2016-05-06

高考在即,父母的心态对考生的复习有很直接的影响。

如何做是帮忙而非帮倒忙?

下面的“三要、三不要”你必须知道——


三 要

1要客观诚实  



       说易做难的一件事。

       父母自然对孩子的高考抱有很高期望,但也会因此而不能客观的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对成绩期望过高,忽视考生平常的成绩水平,期望有个超常的发挥,给考生盲目加压;

       另一方面,忽视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自作主张的为考生选择专业;

       这些不客观会造成考生额外的心理负担,心理素质稍差的考生,反而会因为压力过大发挥失常。


温馨提示

       过犹不及,请考生父母客观诚实地面对考生的现状,为其制定合情合理的高考目标。


2要理性宽容


       面对高考,父母常常显得更为焦虑。于是,当看到孩子情绪松懈的时候,便认为考生态度不好,对高考不认真,对自己不负责……为此,或暗自着急,或数落起来。

       殊不知,有时候,考生只是表现的不着急,来掩饰内心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温馨提示

       焦虑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学习动力,有时候反而会影响复习效果;

       科学的复习,在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的同时,需要有节奏的执行;

       高强度的学习间隙,需要一定程度的放松休息,始终让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反而会适得其反。


3要生活正常  


       考生的压力,或来自于对高考后前程的不确定和担忧,也可能来自于承担不起落榜后父母的失望。


温馨提示

       高考要重视,但父母不要因此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将重心全部围绕孩子高考复习上。如此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焦虑情绪,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三不要

1不要过分殷勤  


       在高考复习阶段,父母对考生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十分殷勤,不停嘘寒问暖。小心翼翼的照顾考生的三餐,不断为孩子增加营养。

       殊不知,照顾过多,反而成为一种“打扰”。


温馨提示

       过分殷勤,甚至低三下四的小心,很大程度上会增加考生的内疚心理,并随之产生愤怒情绪,反过来向父母宣泄。

       复习阶段,保证考生心态平和更重要。父母不需要刻意而为,保持日常生活状态和家庭和谐更有利于考生复习。


2不要掩耳盗铃  



       父母知道要给考生减压,虽然自己处于紧张状态,但会和孩子不断表示:爸爸妈妈支持你,你考得怎么样都没有关系。



温馨提示

       若是出于真心,是非常好的减压良方。

       但如果是自欺欺人的话,考生反而会益发苦闷,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



3不要用比较的方式激励  



       父母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激励考生,可要注意了,因为会导致负面效果。

       “你看你表哥,当年高考时天天学习到深夜,没有一天是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的,现在他已经在北大校园了。只要你也……”

       “看看你表姐,高考前把那些试卷做了十来遍,结果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所以你和表姐一样……”

       “老师说了你很聪明,只要跟xxx一样再努一点力,考到哪里完全没有问题!

       “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干吗总拿他们做榜样来压我呢?”

      这是一位考生的真实心声。


温馨提示

       当考生埋头复习的时候,父母的激励如果正面积极,是一种良好药方,如果方式不当,反而会增加考生压力,影响复习效果。

       同时,如果考生还需要父母激励才能认真复习,则说明在现阶段考生还没有明白高考的重要性,如此就不是激励可以解决的了。


本文整理于网络,本平台转载自“高考报考学”,作者佚名。如涉作者版权,敬请留言告知,致谢!


向您推荐
  1. 中高考要改了,未来什么样的孩子最吃香

  2. 高考电脑阅卷流程首度曝光!认真读完最少多拿20分,放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3. 语文学习(基础、书目和作文)

  4. 985高校博士:孩子考个好大学和智商没有关系!家长都该看看!(江东不肖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