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公二十四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5-06


【原文】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1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2,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匄,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3重,郑人病4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5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6国家者,非无贿7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8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9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10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11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12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宣子说13,乃轻币。是行也,郑伯朝晋,为重币故,且请伐陈14也。郑伯稽首,宣子辞。子西相15,曰:“以陈国之介恃大国,而陵16虐于敝邑,寡君是以请罪焉,敢不稽首?”

孟孝伯侵齐,晋故也。

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齐侯既伐晋而惧,将欲见楚子。楚子使薳启强如齐聘,且请期。齐社17,蒐18军实,使客观之。陈文子曰:“齐将有寇,吾闻之,兵不戢19,必取其族。”

秋,齐侯闻将有晋师,使陈无宇从薳启强如楚,辞,且乞师。崔杼帅师送之,遂伐莒,侵介根。

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

冬,楚子伐郑以救齐,门20于东门,次21于棘泽。诸侯还救郑。

晋侯使张骼、辅跞致楚师,求御于郑。郑人卜宛射犬,吉。子大叔戒之曰:“大国之人,不可与22也。”对曰:“无有众寡,其上一也。”大叔曰:“不然。部娄23无松柏。”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琴。近,不告而驰之。皆取胄24于橐25而胄,入垒,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挟囚。弗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既免,复踞转而鼓琴,曰:“公孙,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谋?”对曰:“曩26者志入而已,今则怯也。”皆笑,曰:“公孙之亟27也。”

楚子自棘泽还,使薳启强帅师送陈无宇。

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28人,舒鸠人叛楚。楚子师于荒浦,使沈尹寿与师祁犁让29之。舒鸠子敬逆二子,而告无之,且请受盟。二子复命,王欲伐之。薳子曰:“不可。彼告不叛,且请受盟,而又伐之,伐无罪也,姑归息民,以待其卒,卒而不贰,吾又何求?若犹叛我,无辞,有庸30。”乃还。

陈人复讨庆氏之党,鍼宜咎出奔楚。

齐人城31郏。穆叔如周聘,且贺城。王嘉其有礼也,赐之大路32

晋侯嬖33程郑,使佐下军。郑行人34公孙挥如晋聘,程郑问焉,曰:“敢问降阶何由?”子羽不能对,归以语然明。然明曰:“是将死矣,不然,将亡,贵而知惧,惧而思降,乃得其阶,下人而已,又何问焉?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程郑。其有亡衅35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译文】二十四年春,穆叔去到晋国。范宣子迎接他,问他,说:“古人有句话说:‘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呢?”穆叔没有回答。宣子说:“从前我范匄的祖先,在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晋国主持华夏结盟是范氏,说的就是这个吧?”穆叔说:“据我穆豹所听闻的,这称之为世禄,并不是不朽,鲁国有先大夫叫做臧文仲,去世之后,他的话世代都在,所谓不朽说的就是这个吧?我穆豹听说,太上有树立规律,其次有树立功勋,其次有树立言论。经久不废,这才称之为不朽。如果像这样保住姓氏,守住宗庙,世代不断绝祭祀,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这样的宗族。俸禄再大,也不能称之为不朽。”

范宣子执政,诸侯贡献的礼物很重,郑国人很忧虑。

二月,郑简公去到晋国,子产托子西带书信给范宣子,说:“先生作为于晋国,四邻诸侯没有听说美善的规律,而是听说很重的贡品礼物,我公孙侨感到疑惑,侨听说君子重视国家,并不担心财货的忧患,而是担心没有美善名声的艰难,诸侯的财货聚集在公室,那么诸侯就会有二心。如果君子依赖财货,那么晋国人就会有二心。诸侯有二心,晋国人有二心,那么先生的家族就会毁坏。何必沉迷不醒,怎么会用得着财货呢?那美善的名声,是规律的车辆,规律,是国家的基础。有了基础就不会毁坏,没有就应该致力于建立。有了规律那么就能快乐,快乐则能持久。《诗经》上说:‘快乐的这个君子,是咱们邦家的基石。’这就是有美善的规律吧。‘上天已临你身旁,千万不要怀二心。’这就是有美善的名声吧。用宽恕的思维以明白规律,那么美善的名声就会传载下去,因此远处的人就会来到近处的人就会安宁。不要让人说先生‘是先生养活了我’,而是说‘是先生压榨我们以生存’吗?大象因为象牙而毁掉自身,就是财货的缘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贡礼。这次行动,郑简公朝见晋国,是因为很重的贡礼的缘故,同时请求征伐陈国。郑简公行叩首礼,范宣子辞谢。子西为司仪,说:“由于陈国仗恃大国,而欺凌残虐于敝邑,我们君主因此请罪,岂敢不行叩首礼?”

孟孝伯侵犯齐国,这是为了晋国的缘故。

夏,楚康王出动水军以征伐吴国,不作为于军队政治,没有成功而返回。

齐庄公对征伐晋国而感到害怕,打算会见楚康王。楚康王派薳启强去到齐国访问,同时请问会见日期。齐国人举行社祭,检阅部队,让客人观看。陈文子说:“齐国将有贼寇,我听说,不收敛武力,必然危害自己家族。”

秋,齐庄公听说晋国将要出兵,派陈无宇跟从薳启强去到楚国,辞谢,并请求派军队。崔杼率领军队送他们回国,乘机征伐莒国,侵犯介根。

诸侯在夷仪会盟,打算征伐齐国。发生水灾,不能实现。

冬,楚康王征伐郑国以救援齐国,进攻东门,驻扎在棘泽。诸侯联军返回救援郑国。

晋平公派张骼、辅跞去迎战楚军,向郑国请求御夫。郑国人卜宛射犬占卜,吉祥。子太叔告诫说:“对大国的人,不可以交往。”宛射犬回答说:“不论兵众多少,在车上都是一样的。”太叔说:“不是这样,小土山上没有松柏。”张骼、辅跞二位先生在帐篷里,让射犬坐在外面,吃完饭,才让射犬吃。让射犬驾御广车前行,他们自己则乘坐战车。将要到达楚军前,才登上射犬的广车,二人都蹲在车上弹琴。靠近楚军,射犬没有告诉二人就疾驰。这二人才从口袋里拿出头盔戴上,进入楚军营垒,二人下车,抓着人就投掷,擒住敌囚挟在腋下。射犬没有等待就驾车出来,二人跳上广车,抽出弓箭射敌。脱险后,二人又蹲在车上弹琴,说:“公孙,我们同乘一辆车,就是兄弟,为什么两次都不商量一下?”射犬回答说:“前一回一心想着冲入敌营,如今则胆怯了。”二人都大笑,说:“公孙过于急切了。”

楚康王从棘泽返回,派薳启强率领军队去送陈无宇。

吴国人因为水军战役的缘故,召集舒鸠人,舒鸠人背叛楚国。楚康王屯军于荒浦,派沈尹寿和师祁犁去责备他们。舒鸠子恭敬迎接二位先生,告诉他们没有这回事,并请求接受结盟。二位先生复命,楚康王仍想征伐。薳子说:“不可以。他告诉我们不背叛,而且请求接受结盟,而我们征伐,就是征伐无罪,姑且回去休养生息,以等待结果,结果没有二心,我们还有什么要求呢?如果是背叛我们,他就无话可说,我们就有需要了。”于是返回。

陈国人再次讨伐庆氏党羽,鍼宜咎逃奔到楚国。

齐国人在郏地筑城。穆叔去成周访问,同时祝贺筑城。周灵王嘉奖他有礼仪,赏赐予他大车。

晋平公宠信程郑,让他佐助下军。郑国外交官公孙挥去到晋国访问,程郑问他,说:“敢问降下台阶是什么原因?”公孙挥不能回答,回国后以其语告诉然明。然明说:“这个人快死了,否则,将要逃亡,地位尊贵而知道畏惧,畏惧而思考降低身份,就能得到台阶,低下于人而已,又何必询问呢?而且既然登高而又要求降下台阶的人,是智慧之人,不是程郑这样的人。他有乘隙逃亡的心思吧?要不然,他有疑心病,将死于忧虑吧。”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十一件事,一是晋国范宣子为自己的一生骄傲,与鲁国的穆叔讨论死而不朽的问题。二是范宣子拚命索取各诸侯国礼物,郑国子产通过书信婉转批评了他,他阅读书信后接受批评。三是鲁国孟孝伯侵犯齐国。四是楚康王出动水军征伐吴国,无功而返。五是齐国与楚国加强联系。六是诸侯在夷仪会盟。七是楚康王征伐郑国以救援齐国。诸侯联军返回救援郑国。八是楚康王从郑国退兵后想去征伐舒鸠人,被薳子劝阻,乃返。九是陈国人再次讨伐庆氏党羽。十是穆叔去成周访问。十一是郑国公孙挥去晋国访问,与程郑讨论降下身份的问题。

——————————————————

【注释】1.逆:(nì溺)《书·顾命》:“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管子·大匡》:“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左传·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齐逆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国语·周语上》:“上卿逆于境。”《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内,十日一御。”《说文》:“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这里用为迎接之意。

2.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3.币:(bì毕)《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周礼·大宰》:“四曰幣贡。”《管子·幼官》:“以尔封内之财物,国之所有为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寡君是故使吉奉其皮幣。”《礼记·曲礼》:“幣曰量幣。”《礼记·月令》:“用圭璧更皮幣。”《孟子·万章上》:“汤使人以币聘之。”《战国策·齐策三》:“请具车马皮幣。”《荀子·大略》:“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说文》:“幣,帛也。”这里用为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之意。

4.病:(bìng)《管子·大匡》:“勤于兵必病于民,民病则多诈。”《老子·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礼记·乐记》:“对曰:‘病不得其众也。’”郑玄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荀子·非相》:“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庸。”《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兵甲顿,士民病。”《广韵·映韵》“病,忧也。”这里用为忧虑、担心之意。

5.令:(lìng)《书·君陈》:“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诗·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管子·侈靡》:“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论语·学而》:“巧言令色。”《庄子》:“饰小语以干县()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6.长:(zhang)《诗·商颂·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管子·轻重戊》:“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荀子·法行》:“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盐铁论·非鞅》:“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汉书·杜周传附杜钦》:“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颜师古注:“长,谓崇贵之也。”这里用为重视、崇尚之意。

7.贿:(huì卉)《诗·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周礼·太宰》:“商贾阜通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贿为盗。”《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先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国语·晋语》:“假货居贿。”《尔雅》:“贿,财也。”《仪礼·聘礼》:“贿用束纺。”这里用为财物之意。

8.没:(mò莫)没没:沉迷不醒。《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

9.只:(zhǐ止)助词,用在句中。《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王风·君子阳阳》:“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10.临:(lín)《易·临·辞》:“临,元亨,利贞。”《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诗·鲁颂·閟宫》:“上帝临女。”《管子·八观》:“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荀子·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韩非子·十过》:“少欲,则能临其众。”这里用为监视、统治、治理之意。

11.迩:(er)《书·皋陶谟》:“迩可远,在兹。”《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小雅·小旻》:“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诗·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事不迩女器。”《论语·阳货》:“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礼记·郊特性》:“节远迩之期也。”《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说文》:“迩,近也。”这里用为“近”之意。

12.浚:(jun)压榨,取出汁水或内含物。《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而谓‘子浚我以生’乎?”《国语·晋语》:“浚民之膏济以实之。”

13.说:(yue)《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管子·小问》:“桓公不说,瞋目而视祝凫巳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韩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14.陈:周代的一个诸侯国,故都在今淮阳县。《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论语·公冶长》:“子在陈。”《论语·先进》:“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孟子·尽心下》:“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韩非子·初见秦第一》:“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

15.相:(xiāng)《左传·成公六年》:“六年春,郑伯如晋拜成,子游相,授玉于东楹之东。”《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司仪之人。

16.陵:(líng)古同“凌”。《易·渐·九五》:“鸿渐于陵。”《书·毕命》:“以荡陵德,实悖天道。”《管子·小匡》:“存鲁陵蔡,割越地。”《国语·晋语十一》:“袭侵之事,陵也。”《礼记·中庸》:“在上位,不陵下。”《荀子·致士》:“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韩非子·奸劫弑臣》:“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苍颉篇》:“陵,侵也。”《玉篇·阜部》:“陵,犯也。”《广韵·蒸韵》:“陵,侮也。”这里用为侵犯之意。

17.社:(shè射)《书·召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管子·乘马》:“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荀子·礼论》:“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

18.蒐:(sōu)《周礼·大司马》:“遂以蒐田。”《管子·小匡》:“春以田,曰蒐,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利兵。”《谷梁传·昭公八年》:“秋,蒐于红。”《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这里用为春天打猎阅兵、带有检阅之意。

19.戢:(jí极)《诗·小雅·鸳鸯》:“戢其左翼。”《诗·大雅·公刘》:“思辑用光,弓矢斯张。”《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左传·隐公四年》:“弗戢,将自焚。”《孟子·梁惠王下》:“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小尔雅》:“戢,敛也。”陶渊明《归鸟》:“翼翼归鸟,戢羽寒条。”这里用为收敛、收藏之意。

20.门:(mén)攻门。《左传·襄公九年》:“季武子、齐崔杼、宋皇郧从荀罃、士匄门于鄟门。”《左传·襄公十年》:“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

21.次:(cì刺)临时驻扎和住宿。又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楚辞·离骚》:“夕归次於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资治通鉴》:“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22.与:(yǔ雨)《书·太甲下》:“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诗·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管子·八观》:“计敌与,量上意,察国本。”《庄子·大宗师》:“孰能相与无相与。”《礼记·曲礼》:“生与来日。”这里用指交往、交好之意。

23.娄:(lóu)通“塿”。小土丘。《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

24.胄:(zhòu)《书·费誓》:“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诗·鲁颂·閟宫》:“贝胄朱綅。”《管子·小匡》:“介胄执枹,立于军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右免胄而下。”《荀子·议兵》:“冠軸()带剑。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韩非子·难二》:“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易·说卦》:“离为甲胄。”《礼记·曲礼》:“献甲者执胄。”《说文》:“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这里用为头盔之意。

25.橐:(tuo)《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管子·宙合》:“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管子·小匡》:“诸侯之使垂橐而入,攟载而归。”《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宁子职纳槖饘焉。”《战国策·秦策》:“负书担橐。”《孟子·梁惠王下》:“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说文》:“槖,囊也。”这里用为有底的口袋之意。

26.曩:(nǎng)《尔雅》:“曩,久也。”《国语·晋语》:“曩而言戏乎。”《楚辞·惜诵》:“犹有曩之态也。”《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礼记·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韩非子·存韩》:“恐左右袭曩奸臣之计,使韩复有亡地之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汉书·贾谊传》:“曩令樊郦绛灌。”这里用为以往、过去之意。

27.亟:(jí急)《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管子·小匡》:“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亟言之。”《礼记·少仪》:“小饭而亟之。”《战国策·宋策》:“欲霸之亟成。”《孟子·梁惠王上》:“经始勿亟,庶民子来。”《韩非子·八说》:“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商君书·更法》:“君亟定变法之虑。”《广雅》:“亟,急也。”这里用为快速、迅速之意。

28.舒鸠:周代诸侯国名。春秋时为楚所灭。后置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

29让:(ràng)《管子·君臣下》:“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国语·周语》:“让不贡。”《孟子·告子下》:“掊克在位,则有让。”《荀子·荣辱》:“巨涂则让,小涂则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故季孙让仲尼以遇势,而况错之于君乎?”《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说文》:“让,相责让也。”《广雅》:“让,责也。”这里用为责备之意。

30.庸:(yong)《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管子·正》:“致刑,其民庸心以蔽。”《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孟子·告子上》:“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父子或怨譟,取庸作者进美羹。”《说文》:“庸,用也。”这里用为用、需要之意。

31.城:(chéng)这里用作动词,修筑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32.路:(lù陆)通“辂”。《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大雅·崧高》:“王遣申伯,路车乘马。”《诗·大雅·韩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管子·小匡》:“登受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韩非子·十过》:“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这里用为大车之意。

33.嬖:(bi)《管子·君臣上》:“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说文》:“便嬖,爱也。”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34.行人:《易·无妄·六三》:“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周礼·秋官·司寇》:“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左传·桓公九年》:“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韩非子·说林上》:“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这里用为外交官之意。

35.衅:(xìn)《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孔颖达疏:“衅是间隙之名。今人谓瓦裂龟裂皆为衅。”《后汉书·律历志上》:“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这里用为缝隙、裂痕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