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读笔记①: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娇杏16 2016-05-07


拆解共读目标:今天鼓励大家完成的目标是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和第二章《从众》。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社会现象,探讨背后的心理学动因。




现象①: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有一部电影先推荐给各位共读小伙伴,叫做《斯坦福监狱实验》。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心理学实验改编的。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同事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里创设了一个模拟监狱。一组成熟、稳定、聪明的正常年轻人被带进“监狱”通过抛掷硬币,津巴多指定其中的一半为囚犯,另一半为看守,他们按照各自的角色一起生活了几天。结果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津巴多本人的描述:


仅仅过了六天,我们就不得不关闭我们的模拟监狱,因为所看到的一切令我们感到惊恐。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绝大多数实验者来讲,已经搞不清楚他们的自我是在何时结束、角色是从何时开始的。多数人已经真正变成了“囚犯”或“看守”,他们已经不能够清晰地区分出所扮演的角色和自我。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几乎任何一个方面,都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监禁的经历抵消(暂时地)了一生的学习;人的价值被悬置,自我概念受到挑战,人性中最丑恶、最深层的病态一面显露出来。我们对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恐怖:一些男孩(“看守”)像对待可鄙的动物那样对待另外一些男孩,在残忍中取乐,而另外一些人(“囚犯”)则变得奴颜婢膝,像失去人性的机器人一样一心只想着逃脱,只顾他们自身的生存,心中只有对看守加倍的憎恨。


在《社会性动物》里面,作者是这么解读这个心理学现象的:


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疯狂的”、“残忍的”,或者其他一些特征),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而一些情境性变量,可能会促使我们大部分“正常的”成年人,以一种非常令人厌恶的方式行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试图理解这些变量,理解那些令人讨厌的或破坏性的行为产生的过程。



看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如果模拟监狱是一种实验,那我们历史与生活中也碰到这种“疯狂”的事情。战争里一个善良的青年变成战争野兽,示威里一些狂热者会放肆地打砸抢烧。情境的可怕是裹挟了我们的正确认知,我们用贴标签式的简单思维去看待事物:非善即恶,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那些令人讨厌或破坏性的行为。正如《社会性动物》里画龙点睛地说道: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现象②:你可以打破群体思维的魔咒吗?


再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叫做《浪潮》。讲述的是一位叫文格尔的男教师在讲授“独裁政治”这段历史时,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这场名为“浪潮”的游戏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浪潮般的效果,激进、亢奋、麻木及独裁政治下的种种面貌一一呈现。



“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文格尔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结果却被其他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


当文格尔宣布游戏停止之后,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而这部电影根据1967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中学里的真实事件改编。


这部电影揭示了独裁背后的一个重要心理学现象:从众。在《社会性动物》里面对于从众是这么定义的: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而且提到了“群体思维”这个词: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无视对那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具有这种适应不良决策策略的群体一般感到自身是无懈可击的——他们处于盲目乐观之中。面对从众的压力时,群体个别成员会怀疑自己的异议,并克制发表不同意见。追求一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某些群体成员有时甚至成为心理卫士——他们会对那些令人烦恼的信息的进入加以审查。


浪潮中学生们洗脑式地服从、纳粹时代里希特勒的独裁统治、美国国家航天局的例子(美国国家航天局对挑战者号飞船缺陷提出过警告,但是他们还是发出了继续发射的指令。狂热与外部氛围的压力是导致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在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时,《社会性动物》这本书指出了个体怀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个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而为了确保正确,所以选择从众;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他人的好感。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例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例如,得到喜爱或认可)。这两点或许戳中了很多朋友内心的痛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