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简经纶书法集

 百了无恨 2016-05-07
简经纶(1888-1950)

      字琴石,号琴斋、千石楼主、万石楼主,斋名有千石楼、千石居、千石室、千万石居、万石楼等。广东番禺人。早年曾任国民政府参事,后游历南洋欧美,工四体节,篆书雄迈古拙,隶书苍沉扑茂,直入汉室。六朝碑版,章草简竹,皆可妙。尤精甲骨,其契风怡淡超远,自然天成。喜以宿羊毫及麻笔书写他擅长的甲骨文,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饶有金石趣味。其在《书法漫谈》一文中说:“盖字本为文人之末技,而书字之本,在能书外求之,乃称上乘。”此可谓其书法研究之基本纲略。著有《琴斋印留》四卷、《千石楼印识》一卷、《甲骨集古诗联》、《琴斋书画印合集》等。 

隶书七言联 1929年作 146X27cm 澳门博物馆藏



甲骨文五言联 香港艺术馆藏


篆刻作品
01.gif (7361 字节)

游乎万物之祖

02.gif (6454 字节)

知者不言

03.gif (4220 字节)

处其一

04.gif (3395 字节)

大千

06.gif (4416 字节)

翁山后人

05.gif (4211 字节)

纶玺

08.gif (6344 字节)

琴斋

07.gif (6909 字节)

至乎以弗解之



印谱
 
 
 
 
 
 
 
 
  
 
 
 


 
 



其它文章

临伊秉绶隶书联

  简经纶的经历是民国时期艺术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他少嗜金石篆刻;及长,从著名学者、教育家简朝亮治经史,从康有为学书法。简朝亮与康有为均为名儒朱次琦的弟子,简经纶得二人亲灸可谓是出师名门。早年,简经纶曾任国民政府参事,后由于时局动荡,转而殚精艺事。他和当时大多数的艺术家一样,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了艺术与商业异常繁荣的上海,以鬻艺为生。当时,他与沪上之易孺、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等书画家、篆刻家多有往还。晚年,简经纶移居香港,其时饶宗颐教授评其 “以契文入印,间运铁笔,逋峭多味,异军突起”。

  简经纶数十年致力于艺术的研究与创造,书画、篆刻无所不能。综合其一生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篆刻一门当为最著者。他的篆刻,于古玺、汉印、封泥、元押等无不涉猎,尤能以甲骨文入印,开一时风气之先。书法方面,简经纶于篆、隶、楷、行、草无不精能,喜以宿羊毫及茅龙笔作字,求其枯老古拙的艺术效果。他的书法取资广泛,从金文、汉隶、章草、六朝碑版、明清大家处淘得精华,熔铸出自家的风骨精神。在各体之中,其篆、隶当为最得神味者。他善于书法与篆刻的融会贯通,故篆刻中可见笔墨意味,书法中又可见篆刻的金石气。简经纶的画清新淡雅,晚年以篆笔作画,尤能体现文人画的隽逸含蓄之境。

  我们这里要着重欣赏一下简经纶的书法。

  《中国书画报》2004年5月10日第37期(总第1361期)第2版曾刊登王本兴先生撰写的《简经纶及其甲骨文书法》一文。该文对简经纶的甲骨文书法做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这里不再另论。我们再来看一看简经纶的隶书。“道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这副隶书五言联(见 图)是简经纶书于1937年的作品。联中交待此联是仿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福建汀州人,人称“伊汀州”)笔意而写,以赠“粪翁”。“粪翁”当为篆刻家邓散木,因而此作可视为一对艺友艺事交流的一个物证。

  简经纶隶书苍劲朴拙,将沉稳与静逸融为一体,直入汉隶之堂奥。然他的这副隶书联却多少让我们有些出乎意料。这件作品没有他以往隶书那种苍涩的味道,而是改成伊秉绶那种笔沉墨实的处理方法。此作之结体,汉隶那种一味纵扁横放的特点没有了,代之以随字成形,高矮、宽窄全由字之本身来决定,这倒也颇与伊秉绶的隶书相合。

  汉隶最明显的特点是波磔较为夸张,给人以飘逸飞动之感;而简经纶的这件隶书,波磔基本脱略殆尽,笔画多直来直去,粗细变化不大,以篆法出之。伊秉绶的隶书有这方面的趋势,但还未像简经纶处理得这样彻底。综合来看,简经纶的这件作品离汉隶远了点儿,离伊秉绶更近些。他没有因为伊秉绶离当时较近而一味“舍近求远”,更没有以“取法乎上”来拒绝面对发展了的艺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简经纶对艺术创造是没有“惟古是尊”观念的。这是成功的艺术家应具备的识见和应有的胸怀。

  综上所述,尽管这副对联简经纶“仿汀州笔意”,但其创造性还是很明显的,其在线条的匀净、笔法的简净、结体的“以字为本”等方面,都体现出一个“简”化的伊秉绶形象。

  简经纶(1888-1950),字琴石,号琴斋、千石楼主、万石楼主,斋名有千石楼、千石居、千石室、千万石居、万石楼等。广东番禺人。其在《书法漫谈》一文中说:“盖字本为文人之末技,而书字之本,在能书外求之,乃称上乘。”此可谓其书法研究之基本纲略。著有《琴斋印留》四卷、《千石楼印识》一卷、《甲骨集古诗联》、《琴斋书画印合集》等。


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在近代印坛中,作品不流于世俗,不讲求时巧, 而能独立风格,高标致远的篆刻家不多。丁二仲、易 大厂、简琴斋、杨仲子、钟刚中、陈半丁等都属于这 一类型的人物,欣赏他们的作品,如果对篆刻没有相 当的认识,是不会了解的。而简琴斋的作品,犹如高 山隐士。其潇逸之气,又非他人所能及的。

  简琴斋名经纶,别署琴石,一琴,名其室曰千石 楼。广东番禺人,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殁于 1950年,享年六十一岁。先生治书数十年,上自甲骨、 金文、汉隶,下及章草、六朝碑刻,无不精熟。汉碑、 甲骨尤所专擅。喜用宿羊毫及麻笔挥写,以取其枯老 古拙之趣,早年康有为见其书好太王碑以为苍深朴 茂,已入汉人之室。于是奋发自励,益有所成。饶宗 颐氏论其书曰:“以书道论甲骨,与史学轨辙迥殊,当 洹滨出土之日,识字未多,而书家治玺家竞于卜辞取 材,集联集诗之事尤盛。以今日观之,字之辨认,庸 有可商以美术论,则途径大启。若蚕丛之辟,信有足 多者焉。写契文者,或以篆法入,如罗雪堂,其失也 滞。或变以金文,如金息侯,其失也肆。叶痠渔参以 楷隶,端详可观,而乏刀法奇趣.琴斋翁浸淫汉简有 年,移其诀入契,逋峭多味。玩其所书,譬颂宛陵之 诗。嚼橄榄而逾甘。间运以铁笔,以写便面,踌躇满 志,恍如奏刀,马砉然中桑林之舞,翁于近世书林, 可谓异军突起者矣!”能有这样的书法成就,再肆力 于篆刻,其篆刻自能成一家面貌。民初以甲骨入印 者,当推易大厂、杨仲子与先生三人。大厂居土偶一 为之,仲子先生所作多古朴拙厚,类近金文,唯先生 之作甲骨印章,逋峭多姿,刀笔挺健,实更逼近于卜 契。其印款亦常以甲骨刻之,后更集为《千石楼印 识》,甲骨之外,金文、汉隶、北朝碑版均以入印,亦 均以之刻款,古朴爽利,厚重拙实,兼而有之,然不 主常态。大略言之,其印以疏淡高简为主,不喜作多 字印,更不作铁线一路印章。盖三五字内,错落参差, 任刀直刻,御气使笔,纯任天成,故有一种自然雅逸 的高趣。

  先生早年曾任国府参事,后漫游南洋及欧美后, 居沪甚久,与易大厂、吴湖帆、郑午昌、郑诵先、马 公愚、溥心畲、张大千等时有往还,亦喜濡笔绘画, 所作松石山水,清新疏淡,饶有文人画气韵。晚年供 职南洋烟草公司,与王秋湄共事,秋湄亦字秋斋,章 草精妙绝伦,琴斋甚为推重。人以南洋双杰称之。先 生任职之佘,设琴斋书舍传艺,港澳一带,受其指诲 者不少。作品之传世者有西泠印社拓行的《琴斋印 留》两集及《千石楼印识》。印刷者有《琴斋书画印 合集》两集及《甲骨集古诗联》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