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堡艺术与技艺博物馆 MKG(上)

 聰哥的寶藏 2016-05-07

汉堡艺术与技艺博物馆 

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

      本期,我们带您逛一逛汉堡艺术与技艺博物馆(简称MKG)。她是欧洲在艺术和工艺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拥有着50多万件藏品,涵盖了从远古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诸多领域,重点关注欧洲、伊斯兰和东亚文化。


      MKG位于汉堡主火车站的东侧,由Carl Johann Christain Zimmermann设计,于1877年开馆。建筑主体地上三层,还有地下一层,拥有约一万平米的展区。建筑风格是Zimmermann非常有代表性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在他主政汉堡城市建设期间,他设计了这种风格的医院、学校、大法院,甚至监狱。


(MKG大楼外观)

 

       创建人Justus Brinckmann(1843-1915)为MKG设定的使命是,把过去的和当下的最好的设计呈现给当代的艺术家、工艺品匠师和工业设计者。这使得MKG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新式博物馆,她面向大众,面对最新的工业设计潮流,鼓励设计师和大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Brinckmann先生不仅为汉堡留下了MKG,以他的名字命名的Justus Brinckmann基金会是现在汉堡最活跃的艺术机构之一。

 

在参观展厅之前,我们先看看博物馆的整体布局。一到三层的布局是相同的,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中部由长而宽的回转楼梯连接各层,由于楼梯的中部设置了一个小的平台,使得爬楼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新文艺复兴式建筑的一个特征。一层和二层东侧中部的大展厅展示着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古董乐器,环绕着楼层的宽大的环形通廊和西侧中部大厅则展示着博物馆的各种藏品。他们按照年代、艺术类别和大洲分为不同的主题。

(新文艺复兴式的楼梯)

进入一楼向左转,就进入了环形通廊


        左手侧的玻璃隔墙内是一个特殊的展区,展示着一些欧洲和中国的无主藏品,理论上讲,这些藏品只是寄放在MKG。这要说到一条特别的德国法律。在二战前和战争期间,纳粹政府的权利阶层从犹太人和其它族群手中抢夺了很多私人收藏品,由于原主人在战争中去世,这些藏品的真实来源很难追溯。战后,德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大意是:德国政府支持藏品的原主人追讨藏品,德国的公立博物馆中的所有藏品都保证有合法的来源。


右手侧就是一楼的东侧中部大展厅,展出着欧洲中世纪的钢琴、竖琴等乐器。此外,还展示着欧洲瓷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餐桌摆放的费昂斯彩瓷或者德国瓷器,它们的生产厂家不尽相同,有德国的Hoechst,荷兰的代尔夫特等等,但尺寸都是真实物品的大小。18世纪的时候,欧洲贵族们喜欢在自己不常去的庄园或者夏日度假屋里,摆放这些唯妙唯俏的仿生瓷,既显得有生气起到装饰的作用,还不花钱。餐桌上摆满了了美食,虽然不能吃,但心情也好啊。每个时代有它的逻辑。

   

       当欧洲人能够自己烧制瓷器之后,瓷器设计师们能更顺畅和快捷地和订购者们沟通,于是欧洲瓷器很快就摆脱了仿制中国瓷器的阶段。欧洲瓷器的内容变得丰富,功能变得实用。下面这只汤盆是迈森瓷器的J.F. Eberlein为von Brühl伯爵特制的,它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盆身和盆盖上的暗花纹,而且盆盖上的蔬菜和大虾色彩逼真,令人垂涎。汤盆(Tureens)这种餐具是由法国流行开的,当时路易十四将这种汤菜列入他的皇家菜单,随着这种汤菜的流行,汤盆这种特殊的餐具也就随之流行了。von Brühl伯爵是当时萨克森公国的首相,也是迈森瓷器厂的监管人。


       在十八世纪,欧洲瓷器只服务于王室贵族阶层,瓷器展示的情景和瓷器的使用也只与这个阶段有关。


       下面是瓷器造型的巴哥犬。巴哥犬其实是源自中国的,在16世纪被带到欧洲后,成为欧洲贵族犬,深受喜爱,于是有了下面的巴哥犬瓷器。反而,中国的元明清瓷器中没有巴哥犬的图案。



回到环形通廊,继续往前,就到了史前艺术和文艺复兴展区


(Osiris神像约1.4米高,后面席地而坐的德国小伙子在写生)


       布展师别出心裁地在入口处设立了一尊Osiris神像,他是死亡和新生之神,材质是青铜,其原模型来自公元前664-525年的埃及古城底比斯(德文Theben)。整个展区的四壁和房顶都是一种调和过的深灰黑色,安静的Osiris双臂收拢,迎接着游客。


       继续向前走,会看到赛拉皮斯(Serapis)神的半身雕塑,材质是白色花岗岩。赛拉皮斯是一个糅合了埃及传说的希腊神,他负责日常万事,无所不包,后来罗马人也崇拜赛拉皮斯,使之成为罗马诸神中最受崇敬的神之一。还有一尊无首无臂残缺的ISIS女神像,看她上肢的线条,特别是腰部,是不是非常地自然呢,这样的身材在当时是完美的。而罩在身上的那层纱质的衣裳,更是让整件雕塑都微微动了起来。两件都来自公元前2世纪。

(这尊赛拉皮斯雕塑有很浓的希腊风格)

(ISIS女神像)


       继续往前,进入一下个展区,这里的四壁恢复到了白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地图,展示希腊的青铜时代期间各种城邦和岛屿的地理图。附近,展示着希腊地区出土的大型彩绘陶器,时间在公元前1000到800年。是不是和我国的马家窑文化很神似呢,不过马家窑文化比他们要早1700年哦。


时间的长廊继续向前,我们就进入到古典时期。


       MKG有两间大的展室,陈列着来自希腊和罗马在古典时期早期的陶器和雕刻。 陶器上面彩绘的团已经非常细致和传神了,对人物身材的比例掌握得非常好。我正好遇到一班汉堡本地的初中生,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历史和艺术,这比枯燥的课本要生活多啦。



古典时期的壮年期,我个人觉得就是罗马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之深远,远不是我能评价的。借用美国作家埃德加 坡(和马克 吐温并称美国文学双峰)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欧洲度过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通过文艺复兴实现了精神上的重生,又通过“地理大发现”将人类的脚步带往地球的每个角落。自此,欧洲迸发出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活力。沿着长廊继续往前,你会见过很多个展室,包含着不同的主题。


       我只选一些自己觉得美和好玩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意大利米兰的雕塑家Solarizai 1516年完成的作品,描述海格力斯Hercules战胜卡库斯Cacus的那个场景,材料使用的是花岗岩。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死后成为大力神。他是宙斯和阿尔克墨涅之子,曾完成十二项艰巨的任务,其中第十件就是杀死三头巨人卡库斯。


     我国从汉唐时期就有黄道仪(浑天仪),但欧洲人把它做得更精确,更便携,然后带着这些测量仪器去征服世界。照片中的黄道仪是1585年由布拉格的天文学家Habermel制作的。


     亚当和夏娃,Leonhard Kern,16世纪作品。宗教题材是西方艺术经久不衰的题材,而这里的亚当和夏娃的造型已经完全没有神的痕迹。


     法国里摩日是著名的陶器产品,这三只盘子是1550年前后的里摩日陶制产品。


     这是一组希腊神话人物的青铜雕塑,居中的是阿波罗,他右侧的是海王波塞东的妻子安菲特里忒,作品完成于1550-1600年。


      这是一件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雕塑,由Guidi于1677-1679年在罗马完成,由设立在罗马的法国学院订制。巴洛克是17-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当时法国学院赞助大批年前的艺术家在意大利学习雕塑,从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那里汲取营养。随后,由于获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青睐,巴洛克风从法国宫廷吹向整个欧洲的上层社会,影响极其深远。


        这是一组名为“四季”的雕塑,由Parodi完成于17世纪晚期。巴洛克风格从文艺复兴中汲取营养,又洋溢着欧洲新纪元开启时法国这个先富起来的国家的富足。


沿着环形的长廊一直走,会看到一间特别的展室,名为“十七世纪汉堡的家居房间”


       这里复原了一间当时汉堡中上档次人家的客厅。屋里有餐桌、钢琴、梳妆台、叠衣器、衣柜、落地钟、茶几等大件家具,而装饰品主要是主人油画、吊顶壁画和四件青花瓷器。这下能理解瓷器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了吧?


       为什么说,这是汉堡中上档次的人家呢?因为他们家用的青花瓷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而且荷兰代尔夫特烧制的山寨产品,瓷化度不够,所以很容易出现爆釉等毛病,洁白度也不够。当时,来自明朝的景德镇瓷器价比黄金,只有欧洲贵族才能消费得起。

MKG的一楼,我们就逛到这里。下期,我们上楼去看看。


旅游小贴士:

MKG地址:Steintorplatz,20099 Hamburg 就在主火车站东侧的马路对面

开门时间:除每周一、5月1日、12月24日和31日外,全年无休

周二-周日:10点-18点

周四:10点-21点

门票:成人:12欧元、周四下午5点后8欧元;持学生证或汉堡旅游通卡:8欧元;18岁以下,免费。



本文为原创作品,所用照片均由本文作者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