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

 世伦 2016-05-07

太极(taijichanyi)

太极——中国第一太极文化微信传播平台。我们的宗旨:倡导太极文化和谐理念、传播健康方法、共享快乐生活;弘扬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

有奖征稿:

投稿邮箱:viptaiji@126.com

太极微信公众平台特邀您跟我们一起分享您在太极世界里的酸甜苦辣,欢喜愉悦!

小编微信:meihuataiji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灵魂 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 阳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曰:“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一些人认为此句“力”可能是笔误,而大部分人认为此处的“力”应该解释为“功”。笔者也曾误以为“力”应是“功”,因为太极拳处处讲“用意不用力”。


那么,太极拳到底需要不需要用力甚至长期用力呢?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124页“今之学者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显然陈鑫认为太极拳是需要用力的并要长期用力。再看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附李亦畲在《五字诀》心静中言“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有力(有的版本写成‘彼无力,我亦无力’,认为孙禄堂摘录是正确的,此不在本文论证之列),我意仍在先”。在李亦畲看来,推手中,不管对方有没有力,我总有力,并意在人先。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言及“刚柔”时讲“尚力尚巧,刚柔所以分也”!由此可见,太极拳是不反对用力的,因此,“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说得非常正确。


太极拳有“十年不出门”之说,讲的就是用力之久,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的贯通,即八面支撑,只有实现了八面支撑,你全身才可能具有弹性,才可能做到如绵缠铁、刚柔相济。需要强调的是:刚是撑不是硬;柔是活不是软。只有在长期正确规范的太极拳所要求的用力身法下,你才能真正用意识指挥自己的行动,实现“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也即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境界。


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taijichan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