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快递| 全髋关节翻修:再次翻修的危险因素

 yuxhc 2016-05-08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转载须授权并注明出处。

原文标题:Revision Total Hip Arthoplasty: Factors Associatedwith Re-Revision Surgery

原文作者Monti Khatod,MD, Guy Cafri, PhD,Maria C.S. Inacio, PhD, Alan L. Schepps,MS, ElizabethW. Paxton, MA, and Stefano A. Bini,MD

出处J Bone Joint Surg Am. 2015 Mar 4;97(5):359-66.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生存率和再次进行翻修的危险因素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我们所在研究所通过随访登记系统对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再次翻修的比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找出患者因素、假体因素、医师因素与再次翻修之间存在的关联。


方法:回顾性研究。对2001年4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因无菌性松动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登记,终止时间为该患者再次行翻修手术。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种族、一般身体状况),假体危险因素(固定类型、界面选择、股骨球头直径、置换的部位),医师因素(手术量和经验)。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有629例全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纳入了受试对象,其中63例(10%)再次进行了翻修。年龄均值和标准差57.0 ± 12.4,  体重指数均值和标准差29.5 ± 6.1 kg/m2, 64.5%的患者为女性,81.9%的患者为白人,52.9%的患者对美国社会麻醉医师评分<>


患者的年龄每增大10岁,再次翻修危害比降低到0.72(0.58-0.90),医师每多拥有5台翻修手术经验,再次翻修的危害比降低到0.93(0.86-0.99)。相比较股骨侧使用或保留生物型假体,股骨侧使用或保留骨水泥假体或者股骨、髋臼侧都使用骨水泥假体将使得危险比上升到3.19(1.22-8.38)。另外,使用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的组配方式相比金属头对高交联聚乙烯的组配方式能降低危险比到0.32(0.11-0.95)。如果金属头搭配的是限制型的衬垫,相对金属头搭配普通高交联聚乙烯衬垫危险比将上升到3.32(1.16-9.48)。


结论:我们对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因素、假体因素、医师因素进行了评估,发现患者年龄、医师的翻修手术经验、假体类型和界面的选择是再次翻修手术的危险因素。


I再次翻修患者的样本分布研究



II全髋关节翻修和再次翻修的原因



III全髋关节再次翻修的危险因素




生存率



本研究不足在于缺少患者主观评估和X线评估。那些置换后生活质量不高又不愿再次翻修手术的患者没有被纳入统计。同样,假体不稳定又不愿再次手术的患者也没有纳入统计。但是,我们对失败的定义是清晰的,并根据国际人工关节登记系统进行了系统评估。另外,对保留了股骨柄假体的翻修手术进行随访更像是对初次置换的假体柄进行随访。还有部分患者失访和死亡导致随访数据的缺失。


有利的是我们通过在同一个研究所就诊的大样本量患者来进行随访研究。数据的规律搜集和结果的认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该研究结论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患者地理分布来源于美国各州,更像是美国全国的一个医学调查。


总之,全髋关节翻修术后5年的假体生存率为86.8%,好于之前报道的全髋关节翻修假体生存率并且接近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假体生存率。在经过对患者因素、假体因素、医师因素排查后,最终发现患者年龄、假体类型和界面选择、医师经验的累积与是否再次翻修有很强的关联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