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LR TLS TR 2BR UST这些到底都是啥?

 森林木人从众 2016-05-08

标题列了不少名词,都是关于真空胎属性的,下面我们来仔细看看。

1、TLR,tubuless ready 准真空外胎,这是世文的技术;

2、TLS,tubuless easy 简易真空胎系统,还是世文的技术,相对TLR,TLS胎壁更厚些,重量稍重,操作更简易;

3、TR,maxxis的准真空技术;

4、2BR,2bliss ready,闪电的准真空技术;

当然像马牌,geax,onza,朝阳等都有自己的准真空技术,名称各异,不过形式都差不多。


准真空胎,和真空胎一样,都是可以不用内胎,就可以实现外胎充气的外胎。相对UST标识的真空胎,胎侧壁薄很多,重量也轻不少,ust真空胎动辄一条就要800g+,而像世文Furious Fred这种超轻款,竟然做到了300g,各品牌的准真空的普遍重量在500多克,相比UST的真空胎,轻量了35%。外胎的轻量,多是剥削胎壁的厚度达到的,所以准真空胎的一大特征:就是必须加补胎液才能使用(让补胎液填补被剥削后的胎壁空隙)。


而真空胎的定义:有“UST”标识的真空外胎,是可以不加补胎液直接安装的,并且绝不会出现漏气现象,就像汽车的真空胎一样。不过汽车是发动机带动,像日本产的汽车,轻量的配件可以带来使用上的省油环保,但是并不一定是性能的提升,而自行车、脚踏车,是双脚带动,配件的重量对单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这也就是上文的准真空出现的缘由,单车配件需要轻量化!


由于真空截面的原因,真空圈本就比普通开口圈难于安装外胎(详见前几日的公众号文章《关于真空车圈截面车圈安装外胎》),加上需要搭配补胎液才能使用的轻量化准真空胎的大面积推广,使得车友更加不知道怎么操作真空胎了。我总是听到客人的抱怨:

1、轱辘哥,世文的真空胎装上怎么都是沙眼?

2、轱辘哥,crest怎么装不上外胎?

3、轱辘哥,我的真空胎装上骑了没2天,怎么早上推出门就没气了?


关于上文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上图和前边的大篇文字都可以回答清楚了(只要车友们仔细阅读和有些许真空胎安装体验)。


简单讲下操作方式,省略掉真空胎安装的过程,直接从预灌补胎液后,成功把轮胎打起来开始说起:

其实还是要回答准真空胎的定义去,非常简单,准真空胎的轻量,都是剥削胎壁的厚度得到的,所以打气成功后,我们把轮组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就可以了,让补胎液慢慢渗透入胎壁的各个角落,隔2~3个小时烙个饼(翻个面),让另一侧再渗透就好了,然后就是多骑骑,可能前几次骑行还是要补些气,慢慢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上边讲了这些定义啊,操作方法啊,都是关于真空胎的,但是为什么内外胎结构即简单又常见,我们还要费力开发真空胎系统,还要认真学习真空圈、真空胎、准真空胎这些概念,还要反复动手实践操作呢?这就要回到山地车真空胎建立的初衷去:


真空胎设计的初衷,是山地车越野的需求,真空胎可以更低的胎压,这样外胎形变更大,通过性更好,越野骑行会更舒畅。


这两年各大轮组厂、外胎品牌也开始大力推广公路真空胎。

1、传统内外胎结构,由于内胎的存在,内胎会和车圈外壁、外胎都有摩擦,降低了轮胎的滚阻。

2、管胎圈的结构优势,虽然轮组能够超级轻量,但是管胎其实还是内外胎结构,只不过外胎把内胎完全包裹了,胎压全部作用于外胎上而不是车圈上(这个也就是管胎圈可以超级轻量的缘由,不必像开口圈一样考虑胎压的影响而加厚圈壁,也无需卡外胎的卡槽)。所以管胎中包裹的内胎,还是会影响整个轮组系统的滚阻的。

3、只有真空胎结构,是直接无内胎的,这样就拥有最好的滚动阻力优势(不过它还是会比管胎结构重200g/对以上)!而超低的滚动阻力,我想也就是公路真空胎诞生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