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料运用点滴

 MSAAA 2016-05-08
          有许多兰友反映,兰花养不好是因为没有好的栽兰介质。是啊,怎样才能养好兰,其实他们也有大把的书刊资料,也知道养兰贵在一个“气”字,也知道养兰需要仔细而周密的浇水功夫。自己有了植料却不知道很好运用,总是羡慕别人的东西而朝三暮四。其实,他们现在走的路正是许多艺兰者均经历过的,等到若干年后,回望艺兰之路,才发现养兰是完全可以得心应手的。我把那个时候称作孕育期,厚积薄发,每个兰友都会成功的。 笔者艺兰十余年,没有什么成就,身处环境又远离产兰区,所以这些年来,什么植材均试过,有利也有弊,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的成败得失,我很想借贵刊一角,把它记录下来,与广大兰友朋友共享。 我们苏南古镇,艺兰家辈出,但俗称“浙江兰花出在山上,江苏兰花出在钱上”,所以没有南方那些大规范的兰场,只有些零星的庭院分布及新兴的阳台兰室,艺兰品种以旧传瓣型花为主,养植方法也沿袭旧法,采用山上的兰花泥(或山泥)种养,目前兰刊的读者服务部能买到的仙土、松柏、塘基兰石、植金石等使用仍不普及,有些兰友即使运用了养出的草也较瘦,又不易起花,但兰花泥在浇水上又难掌握。俞宗英先生曾在《中国兰花》文章中提及因滥用兰花泥而致兰损坏的教训也时有发生。那么就让我从目前广泛采用的植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 兰花泥俗称山泥,有多种,好的已不多见,其实泥大致可分阴性土及阳性土两种,阴性土香灰状,色黑,质轻,土面易生青苔,因腐殖质含量高,干适后不易吸透水,以浙东南山中出为佳。另有色黄之土,乃一般山泥,腐殖质少,质重,养兰不佳。而阳性土,干时坚硬,颗粒状,湿透时变褐色,带粘性,盆面长年难生青苔,质重,多产太湖四周山中,宜兴、长兴出之土即是,有些地方的竹根泥也极相似,但其颗粒状更易粉碎,日后盆内易板结。其实两种土均可养好兰花。大胆而最方便的办法即是:在任何一种土使用时,均混入3O%-40%的砻糠灰(砻糠灰最好露天淋几场雨,故需尽早备好,当地食堂、茶水店均有),若泥土是干的,用时可混入湿的砻糠灰,种时以泥瓦青盆为主,底部可多填一些木炭块或红砖粒。种好后浇水,待水印下后,再浇几次,底部水出即止。阴性土盆面若种翠云草,极易成活。阳性土以颗粒物覆盖为妙。有人说,砻糠灰碱性,不敢用,其实但用无妨,笔者曾用此纯灰培育名贵春、蕙蒲头,均出草成株,入秋出盆检视,根已环行,屡试屡此。如兰友认为名贵草娇贵,实不便使用,那么也行。对于阴性土,可混入20%-30%的米粒状红砖粒,家庭多用铁锤打碎,放入蛇皮袋内摔打,踏踢,磨去锐角,再用相应孔眼塑料容器筛出,粗者冲选后可用作盆底盆面,细如米粒绿豆状者放入细密眼容器,用水冲选掉灰状粉末,干净水中渍泡数日,便可使用。有条件的可邮寄小颗粒松柏、塘基兰石,混入其中使用,效果一样。还有若是小草、弱草,混入量可相应增加。如果是阳性山泥,那么用窗纱做个筛子,把其中灰状细末筛出不用,特大颗粒也可筛出用于盆底,即可放心植兰,若是弱草、老草就可混入小部分松柏兰石或珍珠岩颗粒。这样,质轻土混入质重的介质,质重土混入质轻介质,相得益彰,用好土,方能养好兰。另外以上用土法均采用泥瓦青盆为妙(以盆外能湿透易生青苔者更好)而且以畅口为首选,种时以传统坐种法为主,此法对养护老园子兰草极易翻盆复壮,发苗壮,起花快。对进口苗,室内无上栽培草养护较难,易生小草,不走根,倒旧草。兰草栽种前,前者最好喷水拌潮,不致浇水后有中间枯干不吸水现象,后者种好后要四周环浇或干脆渍盆。如此办法,合宜庭院天井室外养兰,在生长季节,即使稍有长雨,但淋无妨。 目前,科学发达,信息通灵,已有多种颗粒兰泥、兰石应市,有大、中、小规格,对于室内兰室养兰,也是合情合理,同时正好合乎广大兰友居住新式楼层公寓的需要,在铝合金封闭的阳台上,显得灵秀、轻便,规划得好,百数拾盆春蕙名兰碧玉摇翠。狂风暴雨之时,窗移合缝,省去许多繁琐的遮风挡雨工作,但如何运用这些现代化的艺兰用品, 个中学问很大,在此愿与广大兰友探讨。 先谈谈目前风行的峨嵋仙土,仙土养兰甚佳,但此土极易干燥,燥后又极难吸透水,故种植须先于水中渍泡,稍淋干即种,其细末更难入水,故需冲洗掉为佳。种时以紫砂、塑料高腰窄口专用兰盆为宜。笔者及几位兰友曾用泥盆养护,但秋后燥风天气,浇水多次,其间均干白至极,每每须连盆沉头没脑渍入水中方罢,日过晌午,又见于如故,故平时浇水工作频繁,稍有疏忽,可形成空根,再经大水,兰草就缩头不断,此就因过干过湿形成的恶性循环。还有,仙土使用至今,才发现蛇皮袋内塑料纸的妙处。此土购来时是湿的,手捏有沙软的感觉,如日久不用或内袋破损漏风,可致泥粒干透,至时虽经水渍泡,也是硬邦邦的,入盆后,更易干燥,对兰不利。所以仙土购入后,可于袋角注水若干,再行储藏。兰草种好后,空出兰头,在盆面上覆盖一些湿苔藓(包裹兰根的那种,浙人俗称 地毛),也是防止盆面泥粒干燥、风化(秋季可使花蕾缩干)。如兰草入盆不久,就有兰友来分让,可先将盆面风化泥粒先行处理,以免混入其中,影响质量。 如果使用仙土,便可大胆使用塑料、紫砂盆具,更能保持水分,让湿度在仙土颗粒间徘徊,软化仙土表层,使兰菌滋生,兰根猛长,养兰人见此胜境,哪有不心醉神迷的。盆底也不需填充别的大颗粒,如果是芦头健硕的壮大之草,可用立栽法直接使用中、小规格仙土对半混合料,把兰草植入放有窗纱及疏水罩的兰盆中,浇透水上架管理即可。 仙土浇水应有别于兰花泥,须时常淋水,以防过干,所谓的傻瓜式管理方法源出于此。 另外还有颗粒状兰石,如:松柏兰石、塘基兰石、植金石、多孔陶粒、珍珠岩,红砖粒、机选腐殖土等。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清洁卫生,出盆简便。但因不含养分,故须时常补充营养液,对于兰草的繁衍很有帮助,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致发草细小,花开飘薄乏力,盆中兰草一年比一年细小。故为大型商品兰基地采用,家庭养兰不普及。还有木屑也可养兰,但木屑干后,极难入水,故须混入大比例质重介质,如塘基兰石、红砖粒等。 赏花为主的江浙瓣型草是典型的地生兰,土生土长,当然用土栽培最为合理,合理的用土,可使花色艳丽有彩,花瓣质厚、软糯,俗称有“玉头”,而兰叶矮阔结实,蒲头粗壮健硕,实在是小草大花,对比度更加强烈。兰界目前提倡的“炼草”也必须有合理的用土条件,否则,走出得天独厚的山地环境,兰草哪有不焦头烂额,叶黄根枯的。所以家庭业余养兰以欣赏为目的,还是以含泥介质栽养合理。可在以上颗粒中混入或多或少的质优兰花泥(江浙沪各大城市的花市均还有供应)。或机选粒土。但是兰花泥跟仙土还是不要混和为好。前面提及干仙土的斥水性,而兰泥又要见干见湿地运用,恐以后浇水时出现底孔出水,盆中不入水的不良现象,徒添损失。不知兰友们有没有注重到,在欣赏兰照时,会发现盆面栽有翠云草的盆兰,其花必厚重,大概就是因为用了兰花泥的作用吧。 有人说,兰花是一门懒的艺术,也有一定道理,初学养兰的朋友,往往爱兰心切,频繁操作,今天种好的兰花,明日要倒出来,或检视兰根,或调换基质。还有兰花需要通风又阴凉潮湿的环境,所以把兰架安置在阴暗的角落里,遮得天昏地暗,一有空闲,就对兰叶喷水喷雾,结果是介壳虫滋生,叶脚黑烂,兰根也不发棵。其实大可不必。我以前均有此教训,现在是露台养兰,除了喷兰菌王等叶面肥,或长时间不下雨,用洒水壶清洗一下兰叶,其余时间从不喷水、喷雾,兰草一直在繁衍,起蕾而且极少缩头。可以想象,如果兰友朋友有一个向南的天井,那比阳台不知要阴凉多少,潮湿多少。浙江有一位艺兰名家曾总结出八个字,我想对许多兰友都是适用的,那就是:“阴阳干湿,清洁卫生。”我请朋友们在这八个字上下功夫,为了健壮的兰花,不必把精力放在植料、盆具上,熬得精 疲力尽。 另外,按照传统,兰花或引种或翻盆,种好后浇透定根水,均置于阴凉处1周左右,其实这一周极易对兰花形成伤害,特别是用兰花泥铺设翠云草的种法,后龙老草极易根烂缩头,按照笔者的办法,如架设了阴棚,可以直接上架,尽早让介质淋干水分,进入润的状态,数年来,一年四季(除了新草展叶间不宜出盆)我均如此处理,从未有不良后果。也可请兰友们酌情处理。 以上均为本人经验总结,当然有许多不当之处,在此愿与广大兰友们探讨。我们相信,只有科学合理运用好植材,科学而大胆地管理兰花,所有爱兰的朋友们均能把它养好。 2001年元月8日于太浦河畔国香楼 王歆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