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知识!黑茶中的茶汤秘密

 xlbjyn 2016-05-08


茶叶评审中,主要从茶叶的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黑茶评审不外如是,今天我们来谈谈湖南黑茶的汤色。 


首先,需要了解茶汤色彩变化的机理:

茶汤的儿茶素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就会氧化,以致茶汤变色。而其氧化过程为:茶多酚→邻醌→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其中,邻醌、茶黄素和茶红素为中间产物。褐色的茶褐素为茶多酚的最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的性质很不稳定,在氧气和高温条件下容易被氧化成茶褐素,从而使汤色发生褐变。 

其次,茶汤的颜色分成色相、明度与彩度判定: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茶汤的颜色主要是绿与红之间的变化,这与茶的发酵程度有关,发酵愈少,汤色愈偏绿,发酵愈多,汤色愈偏红,其间就有黄绿、金黄、橘红等非阶梯式的变化。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这与茶的焙火程度有关,没怎么焙火的茶,汤色显得明亮,焙过火后,因焙火程度的加重,汤色变得愈来愈深。

彩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这与茶汤内可溶物的多少有关,可溶物溶出愈多,茶汤的稠度就愈大,表现在汤色上就是彩度高。相反的,可溶物愈少,茶汤就愈变得水水的,汤色的彩度就愈低。

品鉴湖南黑茶茶叶汤色常用术语: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红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汤色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透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散尖类汤色:新茶多为橙黄,但有浑浊、通透之分,有明亮、混暗之分。老茶多为橙红或红艳,多通透。

茯砖类汤色:新茶浅发酵多为橙黄、浅黄等,有浑浊通透之分,有明亮混暗之分,深发酵多为橙红,也有明暗通透之分。老茶,含梗量多者,多为橙黄,含叶多者,多为橙红或红浓。

花卷类汤色:新茶多为橙黄,有浑浊通透之分、明亮暗混之分。老茶多为橙红或红艳或红浓,大多通透明亮。

湖南黑茶有个漫长的陈化、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后期发酵的越完全,汤色就越深,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茶,新茶淡色,老茶深色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