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与“五劳七伤”

 gs老张 2016-05-08

瑜伽与“五劳七伤”中医理论以致中和为旨归,凡太过或不及均有致病可能,太过对健康损害尤大,五劳七伤乃其例也。

五劳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脏劳损的疾病。「证治要诀」曰:「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曰:「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所以然者,盖因心为血之海,心主血液循环之枢纽,心脏如过劳以致机能失调,则血液循环不畅,当然发生血损也。肝与人之精神盛衰有关,乃人体重要消化器官,调节营养尤有其重要性。如肝因过劳而功能不畅。则营养失调,分泌不畅,人自然无精打采,损及精神也。肺主呼吸,一身之气通畅否,皆肺之所司,肺如过劳以致呼吸功能不调,自然损及气之畅通也。脾主消化,如过劳而功能失调,自损及饮食也。肾乃精气之所出,如过劳而功能失调,自然损及精气也。故五脏虽各有功能,然不能过劳,过劳则足以致病。瑜伽与“五劳七伤”

又五类因劳逸不当而引起的损伤,亦有释为五劳者。素问宜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所以然者,久视使眼球充血,甚至脑内亦因而血量增多,於健康有损,久视须稍予休息。久卧则生理活动不旺,则精气自然萎靡不振。久坐则循环不畅,肌肉亦缺乏活动,自然有所损害。久立则全身重量由部份骨骼承担,对脊椎损害尤大,故久立颇足伤骨也。走路过多则筋腱尤其脚跟受损非常可能,故不宜行走过久,宜有一点休息时间。瑜伽与“五劳七伤”

七伤指七种劳伤。其病因据「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云:「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七伤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如大怒气逆伤肝、忧愁思虑伤心等等,外因如风雨寒暑伤形。在内外因之外,或者可归类於不内外因,如强力举重、久坐湿地、寒饮、大饱等等,即在内因七情、外因六淫之外,而为不内外因。然大致而言,皆因於太过,凡太过即足以致病也。

肾气亏损的七个症状,即: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精易滑出);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精气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平卒(小便频数,淋沥不清或尿中断),此七者亦称为七伤,见「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所载。其所云以泌尿科疾病为多,不仅生殖系统的病,也包括泌尿系统的病,肾气亏损乃一症状群的总称。(李仲亮)

——摘自《中华百科全书》

瑜伽与“五劳七伤” 习练瑜伽的好处:

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习练目标是达到对自身心灵的良好理解以及调控,能熟知并掌握肉身感官,就如艾扬格在《光耀生命》中强调的达到圆融纯一的状态。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状况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关注《瑜伽人》微信认证公众号:yogaliren(长按复制)

获得最新的专业瑜伽、健身、瘦身知识

微信客服:yogaliren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