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衩之裙

 筑猗 2016-05-08

黄升墓出土镶花边开衩裙

  北宋人江休复(1005-1060年)所著《江邻几杂志》中有这样一条记录,对于服饰史研究倒是堪称关键:   

  又说,妇人不服宽袴与襜,制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于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效之,曾不知耻辱如此。按其说法,北宋女性为方便骑驴,首创出一种“前后开胯”的“旋裙”。此骑驴专用裙本由汴梁的妓女发明,但很快在上层社会的良家妇女当中蔓延开。“开胯”一词,唐人马周上议中也曾提到:“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品味“开骻”、“缺骻”之意,无疑是指衣服在两胯上有所开缺,因此可以推知所表述的为衣衩——让衣襟在腰部开裂为两片——这一形式。当代考古发现中,恰恰出土了做有开衩的宋代女裙实物,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福建福州南宋黄升墓均为佳例。   

  首先需明确一点,自古——至少自汉代以来——中国的传统女裙一直是“片裙”。也就是说,传统长裙的裙幅是可以平展开的一片,穿时,将裙片自身前向后围合,再用裙带系牢在腰间。    

  德安周氏墓、福州黄升墓所出南宋女裙依然沿袭着片裙的形式,与前代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宋裙在正面与背面各有一道开衩。具体来说,此类宋裙乃是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注意,此两扇裙裾仅仅是通过裙腰连缀在一起!也就是说,自裙腰以下,两扇裙裾彼此并未加以缝合,这样就在叠合部分的两侧形成一明一暗两道开衩。由于开衩是里外两层裙片交掩所造成的结果,一旦穿裙人的行动带动裙衩微微分启,贴身长裤也足以被置于内层的裙裾遮掩严密,不会遭致暴露。

  在宋裙上,相叠合的部分要略宽于两侧不加叠合的部分,由此推测,如果穿裙时特意将明露在表面的外开衩置于身前,那么叠合部分另一侧所形成的暗衩便会位于身后。这就与《江邻几杂志》所称“前后开胯”相吻合了。穿着此般裙子的女性一旦跨上驴背,裙裾就不会堆叠在鞍上,而是以衩为界分向两旁,撑开着,笼覆住双腿。看来,给裙子装配上前后开衩,作为骑驴专服,算得颇为精彩的创设。

  然而不免一问的是,北朝隋唐女性普遍流行骑着高头大马出行,何以她们的长裙反而不见开衩的踪影?另外,如德安周氏墓、福州黄升墓出土物所展示,在南宋时代,带有开衩的裙成为女性——包括贵妇们——普遍采用的裙式。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不会仅仅因为骑驴的需要就终日穿系这种“开胯”之裙吧?毕竟她们骑驴的机会不会太多。随着时光的延展,在裙上开衩的形式经过调整,到明清时代,进一步演变成为“马面裙”这一汉族女裙普遍采用的式样。因此,就算女性最初是为跨坐驴背之需而发明了“前后开胯”之裙,这一理由却不能解释类似裙式何以竟能流行多个世纪。   

  可以注意的是,带衩之裙出现在缠足风气兴起之后。从宋代艺术中可以明确看到,随着缠足之风流行,汉唐时代贵妇们的拖地长裙便消失了。推测起来,应该是由于缠足让女性行走不便,一旦踩到垂落在地面上的长裙拖难免后果严重。也就是说,在前代,女性的天足有足够的能力对付拖地长裙,但缠足却不敢面对这样的挑战。于是,从宋代起,女裙的长度都是将近地面即止,避免缠足踩到裙角引发悲剧。顺此推理,裙上出现开衩,也是适应缠足之需。豁衩使得裙摆得以随着穿裙人的行走微微开合,就更多地避免了裙裾下端与缠足发生接触的可能。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宋代的“开胯”裙自出世之后就受到女性的持久青睐,逐渐演进成“马面裙”。顺便需说明,与宋代开胯裙相较,马面裙的裙裾叠合的部分减少,仅限于与正面的“马面”或曰“裙门”相当的窄长一道,于是,裙上便仅在身前形成开衩。    

  不过事情的有趣处尚不止于此。从《江邻几杂志》来看,宋时称这种“前后开胯”之裙为“旋裙”。明时有所谓“儿” 、“子”,应该即是自“旋裙”一称延展而成。明人刘若愚《酌中志》里谈道:“世人所穿子,如女裙之制者,神庙亦间尚之,曰‘衬褶袍’。想即古人下裳之义也。”说得清楚, 子并非女服,而是彼时男子普遍使用的一种衣装,甚至万历帝也时时一穿。其形制接近“古人下裳之义”,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裙服,并非长衣,不带有领、袖、上身等部分。更确切的是, 子“如女裙之制”,这就意味着其为自前向后合围的片裙,并且正面带有开衩。  

  同样,《酌中志》的记录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如湖北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张懋墓中,墓主张懋在几层袍服之内便围有一条“腰裙”,样式与明清女性的马面裙完全一样。显然,这件“腰裙”正是明代男用子的实物。张懋身上的子被围系在外袍与长裤之间,若依今天的概念来归纳, 子乃是标准的“衬裙”。真是想不到,明代男子会在长袍之内围系带前开衩的衬裙!

  《金瓶梅》里几次提到男子穿子,如“见他身底下穿着玉色绢儿”(第十二回)、香囊“在底子上拴着”(第九十九回),证明此般衬裙在当时很普遍。得知明代男性的下体“内衣”居然会与女性的日常“外衣”采用同样的形式,对于我们来说颇显古怪,然而这确实是曾经的事实。

文章摘自东方早报网,作者:孟晖,有《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等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