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偷懒的保健大法,防治多种疾病

 新浪跃春江 2016-05-08

,获得最全面养生治病疗法

你是否

总在发誓要健康生活

却又被种种借口绊住

或是抱怨找不到好方法?




这种“打白条”的励志模式

该 结 束 啦

其实保健也是可以偷懒

你只需要坐在那里动动手就可以啦




Start丨学用耳朵“启动”身体


每天对着电脑、手机忙个不停,加之缺乏有效运动,久而久之,失眠、健忘、腰背疼痛等症状全都找上门来 ...


中医有“耳有宗脉之所聚”的说法,我们的耳朵是很赞的调节开关,每天拿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揉揉耳朵,拉拉耳朵,刺激耳部的穴位,可助气血运行畅通。



日常揉耳三部曲



方法主要有三步:通过揉耳朵,调动体内正气,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




第一步:揉耳

用双手的掌心轻轻捂住耳廓,顺时针、逆时针各揉动36次,感觉到耳朵发热为止。


第二步:钻耳眼

用两手的小指分别插入两侧的耳孔,像钻孔似的来回转动36次。


第三步:捏耳垂

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反复揉搓,并轻轻向下拉耳朵各36次。


Update丨招式升级 “6步启动”


清代的《杂病源流犀烛》中曾有所记:“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人的耳廓上分布着许多穴位,如胃穴、肠穴、心穴、肺穴、肾上腺穴等,并与全身相应脏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身体出问题时,耳朵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反应点。因此,对耳朵施以柔和的按摩,不仅能防病、保健、美容,而且还可以调气血,充沛精力。



调动气血,揉耳六式



在“揉耳三部曲”的基础上将动作升级,更进一步来启动气血的开关,帮助身体温补、滋养脏腑,保健强身。


第一式:鸣天鼓


双手手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处,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声。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对于耳鸣、眩晕、失眠和头痛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第二式: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长期坚持,能强肾健身


第三式: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插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叭叭”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促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第四式: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第五式: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第六式:摩耳廓


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对于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很有效果。



Tips丨针对疾病 给多'关照'


除了以上推荐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具体部位的按摩,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某些疾病,比如: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病症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武国忠医师”公众平台诚心祈愿每个家庭都幸福,人人喜乐安康!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免费订阅武国忠医师,学习中医、中药知识、膳食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