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句孙子兵法】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塞外明月夜 2016-05-09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


【注释综述】

文献所注涉及到“知”的内涵、知兵之将和民之司命、国之安危的关系、思想本质等方面,各家注解互补。


【要义分析】

主将在战略决策执行中至关重要

从《孙子兵法》前两篇可以看出,凡是正确的策略都要考虑执行者的因素。前一篇在知胜负之后,提出了选将的标准;这一篇在提出了速胜原则之后,又提出了用懂得这样原则的将领。


“知”的内涵。“知”的内涵,在此为速之利和久之害的规律。如钱基博注:“知兵之将之‘知’何知也?曰:知兵之贵胜不贵久也。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顾福堂注:“何谓知兵,言深知归速不贵久之理者。”陈启天注:“知兵,谓深晓战争持久之害与速胜之法。”


知兵之将和民之司命、国之安危的关系。普遍认为,知兵之将是民之司命和国之安危的前提和关键。如曹操注:“将贤则国安。”梅尧臣注:“此言任将之重。”李筌注:“将有杀伐之权,威欲却敌,人命所系,国家安危在于此矣。”王皙注:“将贤,则民保其生,而国家安矣;否,则民被毒杀,而国家危矣。民君任属,可不精乎!”赵本学注:“知兵之将,克敌往返之期,皆计定而后出,有未易攻者,则治兵观衅而已。白起知赵之不可攻,宁自刎而不起,不苟从君命以危社稷,而害民生也。”邓罗廷注:“知兵之将,不曰三军司命,而曰民之司命,盖军兴者,国之大事,无一不取办于民。假使师老财匮,民何以堪,苟为将而不以民命为重,何足以言知兵。”王瞰注:“此又总结上文,而咏叹之,以示为将者所当知也。”


思想本质。慎战思想的体现。黄巩注:“孙子首尾言兵不可久,谓深知用兵之害,然后不敢轻用兵,不敢久玩兵。故曰: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盖好兵者无不危,不好兵者乃能安耳。由此观之,孙子虽兵家言,深得孔子慎战之义,非战果善战者之流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