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文章时无光

 青梅煮茶 2016-05-09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其实杜甫当时并不因诗而得名,他自己有首《旅夜书怀》也提到。诗是这样写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诗人旅居夔州时所写,前四句写景。在细草微风的岸边,孤独地停泊着桅杆很高的江船。天上的星星闪烁着,显得原野更加辽阔。月亮照在江面上,像是从流动的江水中涌出来的一样。后四句抒情,我的名声不是因文章写得好为世人所知,我的官职应该到年老多病时才罢休。我现在像什么呢,就像是在天地间飘荡着的一只沙鸥。其“名岂文章著”就是不因诗文闻名于世。那杜甫是因何闻名于当时呢?这与文部尚书房琯有关。

  安史之乱爆发后,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肃宗,不久想收复两京。房琯自请为兵马大元帅,兵分三路进攻。房是个空有理论的书生,他采用车战,被敌军放火焚烧大败,后又不当反攻,再次失败。两次战役死伤四万余人。当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此事还写过《悲陈陶》《悲青坂》表达对此战的痛惜和希望。次年,杜甫逃出长安,到凤翔谒见肃宗,拜左拾遗。此时房因兵败待罪,满朝无人敢为其申辩。杜甫与房是老朋友,便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向肃宗上疏。杜的这一行动震惊朝野,肃宗大怒,诏令三司推问。幸有宰相张镐救援,才得无事。后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排挤出京朝,也正是这件事使杜甫出了名。

  我们现在论诗往往李白杜甫并称,其实当时王维、李白诗名不相上下,杜甫的声望是难及其项背的。我们从当时的诗选集就可看到这种情况,较早的《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明他早期的作品还不出名。《中兴间气集》选了肃宗至德初年至代宗大历末年26位诗人130多首诗,也没有选杜甫的。直到五六十年后,元稹竭力赞扬杜甫,认为非李白所及,再加上上面提到韩愈的两句诗,才使杜甫与李白并列。但到晚唐姚合编《极玄集》还是不选杜诗,可以说杜甫死后一百多年,他的诗都不被世人赏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上层知识分子对下层民众生活冷漠,对文人才气闲情的推崇所致。拿李白与杜甫的作品比较,李白诗的内容多是饮酒、求仙、美人、山水,诗作才气横溢,浪漫奇特。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诗多是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语句多锤炼。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等。一个朝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漠不关心,那这个朝代也就没有振兴的希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