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联随笔之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

 江山携手 2016-05-09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
朱元璋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作者简介】朱元璋(1328-1398),明太祖,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投皇觉寺为僧,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68-1398年在位)。1398年病逝,享年71岁,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注  释】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位于南京城西水西门外莫愁湖公园内,在享有“王者五百年,湖山俱有英雄气;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之称的莫愁湖畔。始建于明初洪武初年,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二楼南檐下悬挂清代状元梅启照书写的“胜棋楼”匾额,正中挂有朱元璋和徐达的画像。
    【读联随笔】

棋何以胜 曰智曰仁
谢礼然

    “胜棋楼” 坐落在南京莫愁湖畔,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相传是专供朱元璋下棋之处,原名“对弈楼”,改名“胜棋楼”还有一段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元勋徐达在这里下棋,结果朱元璋胜徐达,而徐达的棋子在棋盘上却布成“万岁”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当即将“对弈楼”和整个莫愁湖花园赐给徐达,并将“对弈楼”更名为“胜棋楼”。
    这局棋完全是太极推手中,高手对工夫悬殊者拿而不发的翻版,看热闹者只觉风平浪静,只有当局者和明眼人才能看出其中的波涛汹涌,凶险之极:对手的一举一动尽在高手的掌控之中,要打那就打那,要怎么打就怎么打,只是存仁爱之心,或者不便让对方丢面子,而不打而已。
    画家范曾先生曾以这个传说为题材,作《对弈图》并题有诗一首:“为君不易为臣难,胜算谁操损肺肝。万岁图成谐圣意,徐君手段潜辛酸。” 徐达的这一手是否“潜辛酸”,我们不得而知,画家也自可作他的解读。而朱元璋当时龙颜大悦的原因大致应有两个:
    一是手下的大臣徐达充分地展示了高深精湛的棋艺和智勇才能,让他有强将手下无弱兵的信心。二是徐达给足了他这个皇帝老子面子,让他心里充满了暖洋洋的感觉。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胜棋楼这副朱元璋所作的对联,似可看出他的这一心理。上联的“一着争来千古业”,是感叹自己投奔郭子兴军中的“一着”走对了,还是听从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见的明智,还是感叹徐达这局棋虽负实胜的智勇之举?或许都有。下联是对景而抒情,“柔情似水”比拟臣子存仁心爱其君,帝王行仁政爱其臣民;“六朝春”指代的是一种富贵繁华。这一句是一种对长治久安,“智者必怀仁”的寄望──若能如此,六朝的金粉繁华足可如水长流,安享不尽。
    此联上句赞叹的是一种智勇的选择,下句感叹的是一种仁爱的深情;一阳刚、一阴柔,阴阳匹配,宛然一个太极图;对仗工稳,声律严整,堪称楹联的典范之作,与此时君臣相悦的佳话,足共为湖山添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