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离“黑名单” 胆固醇并未被“洗白”

 nizijun 2016-05-09
 脱离“黑名单” 胆固醇并未被“洗白”


     胆固醇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已是医学界共识,控制胆固醇除了饮食运动外,还需药物。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震
     胆固醇最近有点“火”,原因是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个帖子被疯狂转发:“刚刚出版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剔除了胆固醇的每日300毫克的摄入限制,胆固醇终于卸下背了多年的‘黑锅’,成功‘洗白’。”
     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里涌现出铺天盖地为胆固醇“鸣冤平反”的文章——《美国哈佛大学40年研究成果:体内胆固醇越高越健康》、《美国政府修正了40年来的错误:胆固醇有害无益,不再分好坏》……而朋友圈里一些不明就里的“肉食动物们”也在欢呼雀跃:“以前老怕胆固醇高不利于健康,吃肉、吃蛋总是畏首畏尾,这下好了,吃起来欢畅多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朋友圈近日流传的关于胆固醇的帖子,很多都是对美国新版膳食指南的片面理解,甚至是谬误,“整部指南有数百页,关于胆固醇摄入的问题的论述也不仅仅只是不再限制这么简单,如果把取消饮食摄入中对胆固醇的限制简单理解为可以大鱼大肉放开吃,那对健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胆固醇到底是什么?
     要搞清楚胆固醇对人体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首先要知道胆固醇是什么。
     对许多人来说,胆固醇并不陌生。医生常常警告病人:“血中胆固醇的数值高到危险的地步了。血中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因此,很多人觉得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如果这样理解,胆固醇确实有点无辜。其实,胆固醇是一种类固醇及甾醇,人体内源性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形成。胆固醇是身体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在体内有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内有许多脂类物质,如脂肪、磷脂等,胆固醇就是组成人体的脂类物质的一种。
     例如,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制造细胞膜的原料。胆固醇在体内能转化变成激素。如果没有胆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就成为问题。同时,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3和胆汁酸的重要原料……
    人体内的胆固醇多点好还是少点好?
    然后,我们要弄清楚第二个问题,胆固醇在人体内是多好,还是少好?
    正确答案是: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若血液中胆固醇的总含量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提高。这一点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同时在医学界达成了共识,“大量的证据显示,血液中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病因。这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刘震说。至于那些在微信朋友圈热传的什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40年的观察结果:越是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的隐私方式,体内胆固醇水平越是健康”的说法,“不仅早已过时,而且可以说是严重歪曲事实的谣言。”
     但是,胆固醇过低也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专家指出,总胆固醇最佳值是在130mg/dL~200mg/dL之间,低于130mg/dL就需要检查是否有重病或营养不良,同时也会增加出血性中风、抑郁症等疾病风险。
     与此同时,胆固醇还分成两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作“好”胆固醇,因为它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胆固醇,如果其浓度升高,就容易造成血液黏稠,易致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
    胆固醇不是吃出来的胆固醇从何而来?
    以前,很多人以为胆固醇是“吃出来”的,认为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食物,所以为了健康,拼命在饮食中回避胆固醇,例如不吃红肉,吃鸡蛋的时候扔掉蛋黄。
    其实,人体胆固醇绝大多数是“自产”的,胆固醇主要靠人体自身的合成,约占80%,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占20%左右,而且人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
     “这次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来源于食物中的胆固醇仅占少数,而且什么食物中含多少胆固醇很难量化,也就是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数值,所以才把限制取消了。”刘震说,这在膳食指南后面的论述中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因此,我们并不能给膳食中的胆固醇开绿灯。“而且这一变化并不是说膳食中的胆固醇不再重要。正如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所建议的那样,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应当把膳食来源的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膳食指南的原文如此说道。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膳食指南虽然删除了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但却依旧强调对脂肪摄入量的控制。
     由此看来,胆固醇被挪出饮食控制“黑名单”并不是因为它有多无辜,多无害,而是第一,它的主要来源不是食物,限了也是白搭;第二是它难以量化,限多少才合理,没个准儿?第三,坏胆固醇通常存在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中,而指南对这些食物的摄入量仍有严格限制,不等于可以放开了“海吃海喝”。
      控制血胆固醇关键靠药物
      既然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不能光靠“管住嘴”,那怎么办?“除了饮食和运动,药物是一个关键环节。”
       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作为降低LDL-C首选药物,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处理方面,有助于减少主要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疗效已超越其他类调脂药物。不过,目前中国他汀的使用率较低,仅有1.7%。因此,以胡大一为首的众多心脑血管疾病专家一致呼吁,心脑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治疗,使LDL-C达到治疗目标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