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精神的土壤,还缺些什么(1)

 夕惕若厉2016 2016-05-09

■本报记者柳森

早在“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这个词已经火了一阵。

苹果手机、日本马桶盖、电饭锅,德国不粘锅、滤水壶持续热销,更多技艺精湛的货品、小而美的精品店在都市里受到热捧。近来,类似《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题材播一部火一部。后者意外地在“90后”人群中走红,并在豆瓣获得了9.4分的好评。

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国人对工匠精神的渴求。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在我们身边,仍然如此稀有。

如何让工匠精神在我们身边渗透、生根发芽,成为国人品质生活的精神底色?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带来他的解析。

愿意做到极致还是60分

解放周一:现在工匠精神被很多人肯定与敬重,但行文间充满了对一种“古典主义情怀”的追慕。毕竟,回望中国的历史,我们也曾经涌现过不少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工匠精神真的成了一个只能被追忆的对象了吗?

苏勇:在市场经济下,工匠精神以及体现工匠精神的产品,需要社会“需求侧”成熟程度的配合。如果我们大家的收入都还比较低,物质比较匮乏,过分强调工匠精神,提供因为精工细作而价格较高的产品,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脱节。在物质短缺时期,人们最根本的需求是“从无到有”。只有解决了“可用”、“买得到”又“买得起”等现实问题之后,才是对更高品质的追求、对更好产品的需求和欣赏。由此来看,现在我们追求工匠精神的整个社会环境,可以说是比较成熟了。

解放周一:说到工匠精神在当下的“不易”,曾有人举了家具行业的一个例子:木匠出身的领导带领的家具企业,其产品质量普遍好一些,而营销等出身的领导,产品相对会弱一些。但即便如此,行业内普遍承认,现在工匠精神在削弱,再过两年,工匠精神很可能就更稀缺了。工匠精神与现代企业对效率的强调,精益求精的埋头苦干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之间,难道注定是矛盾的?

苏勇:上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与工业化生产之间可以不矛盾。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法问题。它更多是一种对产品、对技术的敬畏,以及骨子里想把事情做好的信念和决心。而那些基于价值观的选择,完全可以体现到工业化流水线制造中。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给我讲过一个例子。他们设计抽油烟机时提出了一个挺高的要求,结果等到要投入大规模制造的时候,工程师就跟茅总讲,这个设计费料、费工、费力,要不要简化一下工艺?但茅总坚持认为要用好的设计,这样设计不仅产品外观好看,且有更强的实用功能。于是他们决定还是按照设计稿去做。

两周前,我们采访了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她也提到,同样功率、款式的空调,格力的比其他品牌重15斤左右。为什么?因为钢材厚,里面的铜管也厚。他们追求的是精工细作、真材实料。以上两位,提供的显然都是工业化的产品,不是敲敲打打手工做出来的。工业化制造同样可以体现工匠精神。只要你认同这种价值观,一个企业完全可以把它渗透到从制造工艺到设计生产流程管理、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

所以,工匠精神在当下面临挑战,从根本上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你是否愿意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还是说,你觉得做到八九十分甚至60分、能在市场上卖掉就够了。

土壤里最缺啥

解放周一:在您看来,要让这种价值选择得到坚持和传扬,我们现在的土壤里最缺什么?

苏勇: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一个日本人,20岁开始做寿司。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寿司,旁人大多会说:“啊,他做了这么多年寿司,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做寿司的前辈,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而一个中国人,20岁开始做包子,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包子,旁人恐怕转身就对自家的孩子说:“看,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都在做包子。”这样的反差有点让人寒心,却很真实,能反映出中日两国,至少在当下,在对待工匠精神上的文化差异。

更进一步来说,“职人”,在日语中过去主要是指传统手工业者。如今许多掌握着尖端技术的制造业者也可以被称作“职人”。“职人精神”则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在日本,“职人”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上述做了40年寿司的日本人便可被称为“职人”。但类似的肯定、尊重和荣誉感,在我们这儿不容易被看到、被感受到。

所以,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土壤里最缺什么,我认为,首先就是一种对“职人精神”,即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的认同。如果社会缺乏对这种价值观的赞赏,这种精神无法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单靠工作内容的趣味、操作守则的细化,工匠精神很难实现并且持久。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