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热议】装配式建筑如何推进?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5-09


近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事务中心、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办的上海浦东建筑工业化研讨会就装配式建筑未来在浦东新区的发展、应用和推广问题,广泛听取了上海市领导及各行业专家的意见:



上海市建筑节能处陈宁处长:浦东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 2015年是建筑业“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进行“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准备的关键之年,上海市已经确立了“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

  •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很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 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未来主要通过市场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设计施工一体化,同时促进建筑类型从装配式住宅向装配式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保障房装修一体化发展。

  • 陈处长同时要求浦东新区在推进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始终把控质量,加强质量监管手段,倒逼产业工人素质的提高;同时,在推进中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提高,争取在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实践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朱永明: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应循序渐进


  • 因为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有较大转变,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参与各方的能力培养还是不宜操之过急,在推进过程中应逐步培育,稳步完善。

  • 在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应该从长远、动态的角度予以理解。

  • 在现阶段,建造过程人工费用占总费用约为30%,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会逐步过渡到发达国家70%的比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会逐步显现。


钟伟荣: 应注重对产业工人施工技术及项目经理管理能力的培训


  •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百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不高,政府应该加大对群众的科普和宣传,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优势及社会效益进行普及,让全社会形成共识,有利于未来装配式体系的广泛应用。

  • 在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对产业工人施工技术及项目经理管理能力的培训。

  • 在质量把控方面,在现场施工质量之外也要关注部品部件、配件质量,有必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规范化发展。


周红波:应注重挖掘装配式建筑的内在价值


  • 首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要注重市区联动,例如联合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盟,形成区域性推进机制。应注重挖掘装配式建筑的内在价值,例如装饰装修一体化、装饰机电一体化、厨卫一体化、集合太阳能板的预制构件及国外的盒子建筑等多种类型,从多个角度树立标杆。

  • 其次,现有装配式建筑的验收标准还应有所完善,让施工企业有据可循。

  • 最后,政府部门有必要将纸面的装配式经验形象化推广,比如多组织现场观摩及实体化培训,同时利用示范项目等加强推广。


汪杰: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要注重“易建性”


  • 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质量轻、现场施工速度快,建材可循环利用等诸多优势,应大规模推广。

  •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要注重“易建性”,有利于施工的技术现代化也应纳入建筑工业化的范畴,比如方便易用的铝模技术。

  • 在装配式建筑的示范推广方面,可考虑类似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化公园”形式,将多种装配式形式集中展示,形成全面的示范效应。


王伟:始终把装配式建筑质量及舒适性要求放在首位


  • 百姓对于建筑的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及舒适性,因此要始终把装配式建筑质量及舒适性要求放在首位,同时对于围护系统及结构配套上加强应用。

  • 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不能从经济增量成本一方面来考虑,现有装配式建筑体系尚不成熟,鼓励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可以让开发企业考虑更多综合性的东西,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很有益处。


张红缨:应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同时推进全过程监管


  • 课题的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浦东新区发展装配式的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改革意见。认同课题组提出的对不同地区、建筑类型选择最适用的装配式结构,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选择适宜的预制部位及预制率的说法。

  • 应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同时推进全过程监管。


张伟立:对于开发企业来说,成本与政策是两个很关键的因素


  • 地产集团目前正在积极进行装配式建筑技术与经济性的调查与研究,计划在顾村、宝山的大型保障房项目中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进行装配式建筑开发和试点。

  • 对于开发企业来说,成本与政策是两个很关键的因素。


李检保: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质量是需要重点把控的问题


  • 浦东新区始终是上海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制高点,早期万科新里程项目是上海装配式建筑先行先试的代表。

  • 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房型及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规模化是降低成本、提高预制率的关键因素,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这方面有所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了成本。

  •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质量是需要重点把控的问题,尤其是预制构件加工精度及现场施工质量,需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意识。


李新华:建议进一步控制开发企业的节奏


  • 发展装配式建筑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通过政府引导拉平装配式建筑成本与现浇结构的建造成本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 同时,从设计、施工方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效率对于未来的大规模推广很有意义。

  • 装配式建筑需要“精细化”设计与施工,现阶段项目的开发模式往往是施工图尚未完成,现场施工工作就已经开始。

  • 在未来的政策上,建议进一步控制开发企业的节奏,可采取施工深化图完成后才可以开工,以此给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留足时间,保证施工质量。


赵勇:稳步将现有的“粗放式”建造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过渡


  •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从现在的“能做”向“做好”努力,稳步将现有的“粗放式”建造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过渡。

  • 政策制定应鼓励安全、易施工性及质量好的技术。


李伟兴:现浇结构与装配式建筑并不矛盾


  • 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不可避免要遇到“试错”的过程,同时注意加强“三个重视”,即重视建筑设计、深化设计及施工工法研究。

  • 现浇结构与装配式建筑并不矛盾,应对不同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选择适宜的预制部位及预制率,将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有机融合成最适合的结构。


刘险峰: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应结合内装和家装进行


  • 要突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首先应解决预制构件与定制构件的矛盾,规模化、标准化预制构件的同时将定制构件作为必要的补充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 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以结合内装和家装进行,比如发展既有建筑家装工业化是一个可推广的方向。

  • 预制构件的实质也是一种绿色建材,在预制构件厂逐步扩大内装一体化的过程中增加其他绿色一体化建材的应用,也是促进整个绿色建筑行业的升级发展的道路。


李进军:共同为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7家上海市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国企共同发起成立,现代设计集团董事长秦云担任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联盟致力于共同开展建筑工业化项目的研究、设计、生产制作、施工装配等的相互合作。

  • 本次论坛的专家均来自联盟企业,共同为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目前,现代集团、建材集团和宝业集团共同合资成立上海浦砾珐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端向生产端延伸,探索以设计为龙头,EPC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模式,发挥联盟内部各企业的优势,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装配式建筑!



会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科创中心副主任田炜作“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思考”主题演讲,就全国及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思考进行了阐述;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周良副院长(闫兴非博士代)作“建筑工业化在市政方面的应用和推广研究”主题演讲,介绍了将预制构件应用在桥梁等领域的情况;最后,现代集团技术中心卢旦博士就“装配式建筑在浦东新区的应用和推广研究”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过程及主要研究成果做了汇报。


浦东新区建交委严主任感谢各位专家的献策献计,并做了总结发言。严主任指出,今天的会议参会专家来自各行各业,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观点、交流了信息、同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求了突破。浦东新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大家长期、稳步的努力与推动。作为全国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期待浦东新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全国再立新的丰碑!


你还会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