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摆脱社交恐惧?(高能技术贴)

 茶艾的当下 2016-05-09

我一直是个敏感内向的人,从小到大都非常害怕社交,属于那种嘴特别不甜的孩子。每次遇到长辈,都需要我爸提醒,快打个招呼;我才怯生生得说一句,叔叔好。


长大了以后,这个情况一点没有改变,总是给人感觉很高冷。上大学前,我的闺蜜毛毛说,真想印一些传单发给你们同学们,告诉他们你有多么好。


我也不想这样,世界这么精彩,有趣的人那么多,我想了解他们的故事,希望可以与他们做朋友。所以上大学时,特别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做观众,做嘉宾,做分享者,做策划发起人,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接触到的人遍布全世界。




于是,我掌握了还算不错的沟通与社交技巧。然而,这并没有什么luan用!技术层面上过得去,内心还是很惶恐,所以表现出来的样子也是局促不安,总是放不开(我真的不高冷)。


最近,大概这一个月,我终于知道是为什么了,也终于找到破解的方法了。


我之所以会有社交恐惧,是因为习惯把注意力聚焦在别人的负面反馈上。于是,对我来说跟人打交道是一件充满了未知,随时都可能踩到地雷的事情。别人一皱眉、一撇嘴、一次无心的嘟囔都会让我充满紧张——他是不是觉得我有什么问题?他是不是很不喜欢我?我是不是表现的很糟糕?我是不是做错了???


人啊,是天生在意别人的评价的,在意别人喜不喜欢自己的。因为原始社会大家就是群居动物,如果其他人不喜欢你,把你抛弃了,你是无法独自觅食取暖的,是会死的!回到现代,我们也是社会人,而且大脑的进化程度远远落后于社会,所以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重视别人的看法。


所以,想要摆脱社交恐惧,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积极反馈系统,学会将焦点聚集在别人的积极反馈上,也学会发现别人美好的一面,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脑科学层面,陈青越老师说过这样一个小tip:

“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聚焦在他人的负面表情中,治愈方法很简单:给患者同时看一对照片,一张是积极表情,一张是负面表情,其中积极表情有数字。患者需要在一秒内报出数字。这个练习迫使患者聚焦在积极表情上,同时屏蔽负面表情。1小时治愈率达到72%,4个月后不复发。”


我还没有实践。我是在心理层面来破除的。


人是很笨很懒的动物,我们会将自己过去经验模式复制到面对未来的事情上,很难自己就顿悟跳出comfort zone(舒适圈),哪怕你在里面并不舒服。


你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消极反馈”体系,多少会与成长环境相关。你的父母是习惯表扬你还是批评你?鼓励你还是总爱挑刺?他们习惯用怎么样方式与你沟通?积极还是消极?我相信——在中国这种“打是亲骂是爱”的畸形观念里,大家又那么含蓄于情感表达,消极思维与语言表达体系会普遍存在。


这不是父母个体的对错,是整个传统文化,整个历史与社会环境造成的。毕竟我们祖辈是战争那一代,父辈是文革那一代的人,能够活下来就很不容易了。这种观念的存在,肯定有它的原因,也肯定在某一时期保护过那些人,让社会得以高效运转,顺利发展。




但是,我们进入21世纪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不能再陷在这样的观念里了,过去保护你的,现在开始阻碍你了,我们要想方法破除,用力跳出来。我们要让自己生活的舒服一点,让自己爱的人过得幸福一点。我记得小时候春节联欢晚会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说孩子工作后就不回家了,老人多么孤独。


这是一种恶行循环,父母年轻时忙着赚钱,聚焦在孩子的成绩,考好了反馈奖励,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如何爱与关心。孩子长大了在这种习惯下也只懂得忙着赚钱,聚焦工作,给父母面子与物质安慰。


然而这个世界在我们毫无觉察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在发达!医学在发达!我们的寿命在延伸,不再只活六七十岁了,可能到一百岁,甚至更长。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你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年轻时用健康换钱,老了再用钱换健康。你可以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开心一点,健康一点,活得久一点。


如果你是有事业追求的人,用10000小时定律来讲,你只要维持自己的健康、好奇心、求知欲,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那么你可以每10年就取得一项成就;活到一百岁,一生可以成为多个领域的大师啊


所以,时间够的,资源也是够的,无论你在什么环境里,都请相信you have everything you need to succeed。建立了这样的观点,不要因为这个社会的变化、动态而焦虑后,就可以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想想亲密关系了。亲密关系对于人极其重要,良好的亲密关系,才是一个人Inner Power(内在的力量)的来源。


假设一下现在你已经老了,八九十岁或者一百岁了,回顾一生,你最渴望的是什么?最能让你感到幸福的是什么?拥有了上市公司的成就和拥有一直陪伴你走到生命尽头的伴侣,哪个想起来更温暖,更幸福?哪一种力量的来源才是最真实?最能触碰到你的内心的?




我的选择是伴侣。工作、兴趣都是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实现的,相对而言是简单的,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要容易一百倍;而且社会变化那么多,你现在取得的成就未来是否还有价值是不一定的。而关系是永恒的,关系的维护需要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来进行,我们除了要体察个体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还需要去尊重另一个人的想法,关心他的情绪。这一点也不容易,需要学习方法,需要用心经营。


我约过那么多的行家,表面上是求知好学,实际上是缺少Inner Power(内在的力量)。从小到大,我学习生活什么都好,可是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开心不起来,为什么总是感到压抑,总是焦虑不安。有个TED视频叫Power of Vulnerability(脆弱的力量),看过后我明白,原来我把情绪都藏起来了。可是情绪不可能只有悲伤被隐藏,就像Inside Out(《头脑特工队》)里一样,Sadess(悲伤)被赶走了,Joy(高兴)也会不见。




认识那么多行家,除了他们在技能上给我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情绪与关系上的改变。一个好行家,除了专业度,都具备三个特质——open-minded(思想开明),smart(聪明),kind(友善)。


起初,我每次约见行家都很紧张,担心他们嫌弃我是个小白,交流起来没有技术含量。然而他们并没有,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很多赞美,我慢慢感受到,哦,社会不是那么恐怖的,大家都是很友善很美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