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本土精酿和大公司百威的斗争,正在圣地亚哥上演

 汗血宝马6 2016-05-10

啤酒大厂和独立精酿啤酒的竞争正在加州圣地亚哥愈演愈烈。

近日,百威宣布将在拥有 90 家精酿啤酒厂、类似于精酿啤酒圣地的圣地亚哥开 10 家旗下精酿啤酒品牌的酒吧,它像是以一个入侵者的姿态在圣地亚哥抢地盘了。

2012 年,精酿啤酒的市场份额只有 10%,而仅仅 4 年之后,这个数字就增长到了 1000 亿美元市场的 19%。与之相对应的是,1988 年,百威啤酒的年销量是 5000 万桶,2013 年减少了 1600 万桶。双方处在了两条完全相反的曲线上。

当然,百威是大公司里面最主动的那个,至少它在通过资本的力量收购那些原本独立的精酿啤酒品牌。

2011 年,百威英博收购了芝加哥鹅岛啤酒(Goose Island),后者曾作为总统奥巴马在 2010 年送给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面礼,是中部最负盛名的精酿啤酒品牌之一。

之后它还收购纽约州帕乔格的 Bule PointBrewing、俄勒冈州本德市的 10 Barrel Brewing 和 Elysian,最后两家就是这回将在圣地亚哥开酒吧的主角。后来,百威还内部孵化出了一个仿精酿啤酒品牌 Shock Top。2015 年,它又收购了金路酿酒(Golden Road Brewing)、四峰啤酒(Four Peaks Brewing)。再到最近,它又宣布收购意大利著名的精酿啤酒厂碉堡(Birra del Borgo)。

另一方面,独立精酿酒厂把自己定位为和大公司争斗中的受压迫者以及顽强抵抗者。

在美国精酿啤酒业内组织 The Brewers Association 看来,即使是在相对差的处境中,它也不鼓励拥有投票权的会员将公司出售给百威或者其他的啤酒大厂,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精酿啤酒场所坚持的标准恐怕很容易会在流水线大厂的强制下走向岔路。

当然,对于百威这样的大厂来说,经济利益总是它们考虑收购这些精酿啤酒品牌最主要的原因。就像它的 CEO Carlos Brito 几天前在 2015 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说的:“这个分类正在快速增长,它很赚钱。”

于是,那些还在单打独斗的精酿啤酒品牌也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他们讽刺后者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啤酒,反问“喝啤酒不为了口味那为了什么?”但这些口舌上的争辩是远不够的。

不久前,圣地亚哥本地酒厂 Stone Brewing 的联合创始人、CEO Greg Koch 还在感叹本地的 Ballast Point、射手啤酒和金路啤酒,它们已经分别被 Corona 的母公司 Constellation Brands、米勒康胜(MillerCoors)和百威收购了。

面对这一次百威的挑战,Koch 宣布将成立一个名为 “True Craft” 的,价值 1 亿美元的投资平台。之后,这个平台将用于扶持各方面都独立,也追求品质的精酿啤酒品牌。相比于大公司的资本介入,这个基金被认为是更加识货也不只在乎金钱利益的。

“有些啤酒厂生来就是为了被卖个好价钱。有些则是为了追求自己在酿酒上的理想。True Craft 为后者而来。” Koch 说道。

题图来自 vo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